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何杏楓:有生

主欄目:《香港文學》2021年1月號總第433期

子欄目:香港作家散文專輯

作者名:何杏楓

1      世界

女兒初升小學時,有天下課跟我說,在學校聽到一個很特別的成語,當時聽來每一個字都懂,但合起來就不知道是甚麼意思。原想待到回家問我,但卻想來想去也再想不起來。老師會教小學生甚麼成語?要初小學生每個字都懂得,選擇不會很多。我問是「一心一意」還是「三心兩意」呢?

她說都不是,那是一個很開心的成語,她很喜歡那個成語,那是關於人的。有個「人」字的成語,我立刻想「人山人海」。從前唸書,小學一年級第一課是「山,高山,高高的山。/海,大海,大大的海。」青山碧海,原是賞心悅目的,但我不以「人山人海」為「開心」。

女兒聽到「人山人海」,立刻興奮得跳起來,說類似這個,但沒有山也沒有海。是有個人,好像生日,去了一個類似迪士尼的地方。竟有成語捨知性海洋公園而赴夢幻迪士尼,我身為中文教師,竟從未為意……女孩想了一會說,有「在家」的「在」字。我終於進入老師的角色,慢慢嚴肅起來。「人在」,下接「江湖」還是「天涯」好呢,不會是「劍在人在」吧。但女兒說,「人」和「在」中間,有「生日」的「生」。「人生」嘛,如夢、如戲,還是如寄?

「人生在」,當然是「人生在世」了。家長要如何向小朋友述說人生在世呢,我不免有種山雨欲來之感,往後的對答只怕翻江倒海。女兒果然高興得拍手,對,最後一個字是「小小世界」的「世」,四個字都懂,但放在一起有點怪。我說,那很簡單啊,那是說人出生後,便生活在這個世界。女兒問,甚麼是「世界」呢,就是迪士尼的「小小世界」嗎?我說,我們生活的這個地方就是「世界」,迪士尼那個是個小的世界。她想了想再問,那麼「人生」是甚麼?我說那更簡單,是寶寶出世生活着,那便是「人生」。她繼續問,那麼有「狗生」和「貓生」嗎?我說當然有當然有。

老師為何會提到「人生在世」這個成語呢,是在上宗教課嗎?女兒唸小學那些年,我一直在抱怨,怎麼學校教的東西那樣深。當時我並不知道,往後的中學課程,科目數量之多、內容之繁,竟遠超自己唸書當年。初中的化學和物理課程比我們從前的綜合科學詳細,連中史書的細節,也遠較當年所學的複雜和立體。

沒有小孩的朋友都說,不明白現在的家長為何這樣操心,我們父母從前何曾管過我們,我們還不是自己唸書。只是他們不知道,現在的幼稚園學生已經要上網找資料,列印講稿和圖片向老師和同學做口頭報告。我就曾收集有關羊的生活地方、特性和對世界的貢獻。小朋友單手把玩手提電話沒難度,未必代表可以順利操作電腦和列印機。待得硬件問題都克服,他們看着題目也是解不通。

羊有羊生嗎?羊對世界的貢獻是甚麼呢?是在藍天白雲下,安竭於青草地上,在年月裡出產羊毛吧。佛家語中「世」是時間,「界」是空間,「世界」所指的就是宇宙。《說文》以三十年為一世。「世」是指事字,「止」上加三個圓點,表示三十年,「止」是到此為止。《論語.子路》有「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如有王者,仍得待三十年,仁道才行於天下。「世」又指父子相繼,以至一輩子。

 

2      十七歲

疫中時空,彷彿三生三世。幽居的日子循環往復,時鐘好像走得分外慢,又疑似走得特別快。在一個秋天的週末,在陽光裡跟女兒開車到新界,車駛出高速公路後綠樹林蔭,小路旁還有一間寺廟。因為不熟悉目的地,車子繞了個圈,頗有探險的心情。

那是一場新書發佈會。門打開後,大家都在。椅子分幾排向着書櫃擺放,屋主人請我們坐下,說剛好要開始了。一個少年站在書櫃前,拿着結他自彈自唱。樹外是綠樹,大家都專注靜謐。唱歌少年和新書的作者,都是女兒的兒時玩伴。只是唱歌少年因為多年不見,認不出來。

接下來是賣書環節,女兒和我各買了一本,排隊等作者簽名。我從未在一個家居環境中排隊購物,但一切又是那麼的認真而富儀式感。我想起女兒小時,我如何陪着她在幼稚園的攤檔參加購物遊戲。女兒就只高到我腰間,束起孖辮,邊走邊笑,那些禮堂裡操場上的購物體驗,於她全然真切無比。

散文集題為「十七歲」,是作者告別十七歲的自我探索,私人出版。其中一篇〈幼稚與成熟間的掙扎〉,寫疫情裡獨自遠足和踏自行車,在夏日的涼風中,思想成為一個大人後,有甚麼要改變。那種嚮往成熟又留戀幼稚的心情、那樣發現世界並不如表面和平美好的疑惑,都是我們熟悉的曾經。〈人生伴侶〉談對愛情和家庭的憧憬、〈老師(二)〉談教書的志向跟與之相關的種種自滿和失落,作者的坦誠真率,每令讀者自覺置身禁地。然而,那個少年又是那樣熱切的向你說話,有各種新鮮出爐的感悟和道理,想要跟讀者跟親友跟學生跟世界分享。

作者主講的時候,大家邊翻着新書、邊笑着回答作者的提問。我們在疫情的低氣壓裡,實在已經許久沒有如此開懷。生而為人,希冀挫敗尋常有,但能在青澀年華及時以生動活潑的筆調曲盡隱情或直抒胸憶,至是難求。然後,我赫然發現自己和女兒在書裡串演着兩個小角色――我是「母親的同事」,女兒是「小孩子」。怪不得我們會坐在這裡。這裡牆身淡綠,四周圍着整齊明淨的書櫃,燈光暖黃,窗外一片青蔥,比書店更書店、比咖啡室更咖啡室。這個新書發佈會同時是新居入伙派對,疫中終日留家,每一出門,便有空間錯置之感。

晚上回家後,我重讀那篇〈老師(二)〉,裡面提到給女兒補習地理。他為女兒預備了筆記,在第八頁底部寫着「筆記完」,並在字的旁邊加了兩個尋常的哈哈笑公仔,沒想過那中一女生會十分投入地為那些哈哈笑加上手手腳腳,並為其臉部加上鼻子和耳朵。女孩為那些公仔歡天喜地笑足一分鐘,補習老師耐着性子沒有責罵阻止或勉強她專心……我讀了,頗能想像當時種種聲情笑貌。翻到最後,我發現全書竟沒有日期,連作者的題字和簽名下也沒有。時間的消失,令我疑心一覺睡醒,便會看到這些年輕人其實仍是從前一起踢波的小孩模樣。

 

3      畢業三十年

十月時候,以校友的身份,回崇基書院週會做了一個座談,題目是「夾縫人生:畢業三十年」。這樣一個題目,要接下來,實在要有莫大的勇氣。邀請人是崇基同學,那天黃昏時候接到電話,一天的工作快將完成,我的語調歡快,他的聲音卻認真凝重。他說畢業後走過這些年月,覺得是時候跟學弟學妹分享有關生命的種種無常有限與追求。

他說,我們的同屆同學,起碼有四位已經不在了。我說我知道。我明白他為甚麼找我。他的太太是我的中學同學,也是崇基同屆,當年在楊過的安息禮拜上負責讀經。我由是又想到那些成語:「人生在世」、「今生今世」,還有「有生之年」。有生,法文裡談年歲,也是說有多少歲,j’ai dix ans,我有十歲。在有生之年,我們想要做甚麼呢。

講座原是這樣安排的。第一環節是畢業後三十年來個人、事業與家庭的掠影。第二環節是「夢想,計劃與現實」――舊時夢想可曾實現,我們曾為當年所求交付心力幾許。第三部分是對人生下半場的期許。第四部分談生與死。邀請人擔任主持,加上兩位講者,三人在各環節輪流發言。有創業經驗的講者前半部多談,最後部分由我主講。

講座的地點是崇基禮拜堂。楊過離開後的一年,我們曾在禮拜堂的活動室舉辦追思會。我想,是再也沒有一個場地和場合,會更適合談這個話題了。今年是他離世十週年,我也是第一次在講座裡談到他。從前在課堂內外未曾提起,學生也不敢問。為了預備投影,夜裡重看舊照,也是翻江倒海。我們大部分的照片,都是在崇基拍的。畢業照拍到禮拜堂的外貌,獎學金領獎照則拍到禮拜堂內的聖壇。天藍的地毯,十字架後的窗外是藍天。

我就坐在台的最右方。楊過回中大教書後,曾在崇基的迎新週會任對談嘉賓,坐的正是這個位置。我和另一位講者之間停着主持人的輪椅,主持人是運動健將,在講座前卻傷了腳。有甚麼比這個造型更有舞台效果呢?人生無常啊。我們三人在開講前,說好了要帶給學生的訊息就是――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小時候很喜歡一首粵語流行曲,其中有一句是:「莫嘆失意百感生,難求遂寸心」。

那是電視劇《啼笑姻緣》的主題曲,主唱者仙杜拉是中英混血兒,以西洋腔唱中國小調,分外有風情。本自難求遂寸心,是以莫嘆失意百感生。

這一年,大家都在霧裡前行。都說地球是平的,疫中的地球,更是格子平面圖。

各人框限在Zoom的格格裡,熱鬧擠擁又隔膜。這幾天女兒在網上考試,要把鏡頭架在身後拍攝,以妨作弊。女兒習慣在飯桌上工作,因為可以看到客廳大窗外的綠樹。如此鏡頭在整個早上都拍到我們的客飯廳,我只能窩在書房裡,連咖啡也拿不了。

迪士尼小小世界的主題曲是“It’s a Small World”――“Though the mountains divide/ and the oceans are wide/ it’s a small world after all”。黃霑的中文版是「萬里難隔阻,心裡情長照」,隱去了山和海的分隔意象。填詞人心中的山和海,大概是碧海青山萬般好――「青山原是我身邊伴,/伴着白雲在我前,/碧海是我的心中樂,/與我風裡渡童年」。

畢業三十年,按《說文》,三十年是一世了。那個關於「人生在世」的小插曲,我只跟一位同事提起過。她聽了略有所思,是個無語的情狀。是的,既不能如媽媽谷中人圍爐說好深,也不好說「人生在世」不就是小學程度。那位同事,便是新書發佈會作者的母親。那位作者,多年來一直隨父母到他「師公」家拜年,「師公」就是我們的老師。有一年,楊過在電梯裡初見這位小朋友,便很興奮的蹲到他身旁,想逗他說話。幾歲大的小男孩赫見龐然大物趨近,立刻躲到媽媽身後。後來女兒出生,她六歲時候,跟我一起到銅鑼灣誠品書店。我排隊付費時,她突然跑來大叫,快,快來看。我以為有甚麼驚天動地大發現,原來她看到朋友爸爸的樣子給印在宣傳紙板上。女孩要我給她和半身紙板上的叔叔拍照,因為她到過朋友的家,叔叔請她吃蛋糕,又送她吉蒂貓小火車。多年之後,我把照片傳給那位作家叔叔,他回訊息說:「那個我很矮啊,可以給她搭膊頭」。

 

 

 



何杏楓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哲學碩士,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著有《重探張愛玲:改編.翻譯.研究》、《香港話劇口述史(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合著),編有《中國現代文學論集:研究方法與評價》(合編)等。「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籌備委員會主席、「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中文文學創作獎」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