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周芬娜:從青年學者到美食作家

主欄目:《香港文學》2020年12月號總第432期

子欄目:海外華文女作家散文專輯

作者名:周芬娜

我從四十歲起在美國全時從事華文文學的創作,轉眼間已有二十幾年,一共出版了二十幾本書,得過幾個文學獎。

我最有名的代表作,是記載與評論中國大陸美食的《品味傳奇》與《飲饌中國》,這兩本書的簡體版都上了北京的暢銷排行榜,獲選為亞洲週刊的熱門文化指標,我也因此被定位為「美食作家」,在2008年時曾應中國出版集團之邀,出席鄭州書展,與楊振寧同台,並在當地的越秀學街講座上演講,真是始料所未及。

後來北京三聯書局又邀我出版了《品味傳奇》(二)、《繞着地球吃》、《花之宴》等書,與以上兩本合稱為「周芬娜美食系列」,一共五本,到處暢銷,我也因此被譽為「影響中國大陸的五大台灣作家」之一,與王鼎鈞、龍應台、蔣勳……齊名,更是完全沒想到了。但這一切其實也是其來有自的。我出版第一本書時才二十六歲,而且是跟中國大陸研究有關的課題。我在美國雖然曾以電腦程式設計謀生,但我年輕時代在台灣讀大學時學的是歴史,讀研究所時學的是中國大陸研究,碩士論文寫的是〈丁玲與中共文學〉,因此寫起跟中國大陸有關的文章時,特別有感覺,也特別順手。這本碩士論文後來由台灣的成文出版社出版,美國的國會圖書館,和哈佛大學的燕京圖書館都有收藏。

從一名研究中國大陸的青年學者,到家喻戶曉的美食作家,也不是一蹴可及的。我剛出道時為了磨練文筆,翻譯過四本英文書。後來因為我喜歡旅遊、美食,便託人介紹,到台灣聯合報的深度旅遊版寫遊記,並開始磨練我的攝影技巧。後來主編覺得我的美食部分寫得特別好,便邀我寫一個「帶着舌頭去旅行」的專欄,後來由聯經出版社邀請出書,並在2000年時在聯合報大樓舉辦盛大的新書發表會。據說我是第一個將旅遊和美食兩大主題結合起來書寫的作家,開創風氣之先。

之後,我又當過台灣幾個旅遊雜誌的特約作者,把攝影技巧和遊記寫作磨練得更純熟。當時的台灣風行「大陸熱」,我不時旅遊中國大陸,連寫帶拍,出版了《絲路》、《雲南》……等雜誌書。我的主編後來跳槽到城邦出版社主編美食專書,他也覺得我的美食文章寫得特別好,便邀我寫作美食專書。我便在他的督促下,寫成了《品味傳奇》與《飲饌中國》的繁體版,在台灣暢銷後,再由北京三聯引入出版簡體版。

《品味傳奇》一書的緣起,始於我在北美世界日報副刊發表的一篇遊記――〈在美食中品味傳奇――上海遊蹤〉。在這篇文章裡,我用飲食品味的角度來探討幾個上海名人:杜月笙、宋美齡、張愛玲……的內心幽微,印證西方人「人如其食」(You are what you eat)的理論,受到廣泛的歡迎。這使我有了進一步用同法書寫更多中國的古今風流人物,並結集出書的想法。我因而曾兩度號召親朋好友,同遊江南及廣西,遍訪名人之故居,品嚐他們嗜好的名菜,寫下〈曹雪芹與紅樓宴〉、〈魯迅與紹興菜〉……等文章,除了描寫名人與美食的關係外,也書寫山川之美,歴史文化之壯闊,將這個理想付諸實行。

走遍中國,一直是我的夢想之一。藉着書寫《飲饌中國》一書,我也實踐了這個夢想。這本書花費了我二十年的心力,走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到處尋訪美食,遨遊大好河山。這本書的創見,是將中國固有的八大菜系,更精密的劃分為十六大菜系。我沒有任何贊助,通常獨立作業,獨立採訪,在出發時先研究好當地的美食,訂好了旅館機票,揹着相機,帶着我的另一半同行,便踏上征途。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去山東省採訪魯菜,在第一站濟南便因水土不服,半夜腹部絞痛,送醫急救,並打了一天的點滴。那家醫院環境髒亂,醫護人員又不專業,我真是受夠了罪。但出院後,我仍堅持計劃,前往曲阜、泰山、青島、煙台一遊,完成我的採訪行程。可見當一個美食作家,看似吃香喝辣,其實是對體力和耐力的雙重挑戰。

無論是當青年學者也好,或是當美食作家也好,都是在實現我的一個中國夢,企盼兩岸的和平統一。「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從青年時代一篇三萬字的碩士論文開始,到二十萬字的《飲饌中國》的完成,我走過了漫長的道路。含淚播種,含笑收割,回首來時路,我感到無比的欣慰和自豪。

 

 



周芬娜 台大歷史系學士、政大東亞研究所碩士、美國Union College電腦碩士。曾任美國IBM電腦程式設計師、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第九屆會長。現任專欄作家。作品以遊記/美食評論為主,代表作為《品味傳奇》《飲饌中國》《人生真滋味》《餐桌上的芍藥花》。三次榮獲亞洲週刊熱門文化指標(2003、2008、2012);台灣「中國文藝協會」五四文藝獎章(2005);中國「漂母杯」文學獎最高榮譽獎(2013);台灣「講義雜誌」2013第十屆年度「最佳美食作家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