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李 安:寫作第一步

主欄目:《香港文學》2020年12月號總第432期

子欄目:海外華文女作家散文專輯

作者名:李安

能想像嗎?我的第一次寫作,竟然是深夜坐在羅馬酒店洗手間馬桶蓋上寫的。

2003年夏,參觀神往已久的古羅馬鬥獸場(Colosseo),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鬥獸或奴隸們角鬥的地方。根據羅馬史學家記載,為取悅凱旋的將士和讚美偉大的古羅馬帝國,於公元72至80年間,由羅馬帝國皇帝維斯帕先(Vespasian)下令修建。為慶祝鬥獸場建成,驅使五千頭猛獸與三千名奴隸、戰俘、罪犯毆鬥,人與獸,人與人的血腥廝殺持續一百天,直到所有猛獸和人自相殘殺,同歸於盡。在古羅馬,這種兇殘的「表演」持續近四百五十年才被完全禁止。

無怪乎有評論說:只要你在角鬥場上隨便抓一把泥土,放在手中一捏,就可以看到印在掌上的斑斑血迹……

一本曾讓我銘記甚麼叫心靈震撼的《斯巴達克思》,早已引導我到此,從中領略殘忍無比的角鬥。

永遠也忘不了《斯巴達克思》中對希望與絕望的描述:

 

……因戰爭而負傷,身陷敵營,淪為奴隸的將軍,斯巴達克思不得不在為皇宮貴族和羅馬市民們取樂的鬥獸場中頑強搏鬥。這場你死我活的惡戰打到最後,雙方所有其他的角鬥士均已戰死。最後,斯巴達克思不得不忍痛用劍快速殺死了自己親愛的戰友。因他已身負重傷,作為角鬥士,其命運終將是死,願他盡早地解脫生活在角鬥士陣營裡的悲劇和苦難。

當打敗最後一個對手,勝利的時刻來臨,斯巴達克思單膝跪在鬥獸場中央,等待觀眾們的評判。按照古羅馬傳統,觀眾可以用熱烈的歡呼聲,請求羅馬帝國赦免最後贏得戰鬥的角鬥士,使他成為自由人。

震耳欲聾的歡呼聲此起彼伏,斯巴達克思的心在顫抖,在他的雙眼裡,充滿了對這個世界的一切希望與絕望……

 

一本書常常能影響一代人,《斯巴達克思》對我的影響有多深,只有我知道。

為了這本書,有段時間,不顧下班後的勞累,我幾乎每天晚上步行到上海靜安區圖書館,在閱覽室借閱……三十年後,當我終於有機會來到浸染着無數鮮血的古羅馬鬥獸場,心靈上的震撼無以倫比。

心潮起伏,夜不能寐,耳邊不時傳來鬥獸場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心中掙扎着的希望和絕望……為了不影響家人的休息,我悄悄來到洗手間,關上門,坐在馬桶蓋上開始了「歐洲行」。

此後,從事軟件系統研發幾十年的「理工女」,在寫作中找到了抒發情感之地。第一篇回顧在加拿大友人的幫助下走出國門的經歷〈加中楓華情〉,在《世界週刊》「美加大觀園」版刊登。望着文章被印成了鉛字,遠方的友人紛紛來電祝賀,讓我十分激動。

感謝《世界週刊》的編輯,他們的認可及鼓勵,我開始為北美中文報刊投稿。

我和先生喜愛旅行和攝影,2003年,我們駕車橫跨美國華盛頓、愛德華、蒙大拿、懷俄明州,在黃石公園作短暫停留後,直奔南達科塔黑山地區聞名於世的「總統山」。整整一天,在渺無人煙的群山和荒野中行駛。傍晚到達小鎮斯特吉斯(Sturgis),成千上萬輛摩托車在山谷中轟鳴,原來,每年八月世界摩托車賽會在這裡舉行。接着,在距離總統山大約三十英里處,又發現一個鮮為人知昂首跨馬,目視遠方,左手指向前方的印第安人巨型雕塑。由此,〈摩托車賽會的故事〉和〈印第安人精神的象徵:狂馬山〉在當年《世界週刊》發表。

2005年12月去古巴旅遊,正值電影「摩托車日記」播放,這是根據國際知名革命者,切.格瓦拉二十三歲時和好友騎摩托車環遊南美日記攝製。出身高貴的切.格瓦拉對勞苦大眾的關注,激起了心裡的共鳴,隨即在《世界週刊》「社會文化」版發表〈在路上,記切.格瓦拉不朽的旅程〉,及其他系列文章〈美麗的哈瓦那〉、〈古巴雪茄〉等。

我找到了自己的特長:用觀察和文字,為建築中西文化的橋樑添磚加瓦。特別擔任北美《女友》雜誌的記者後,更注重採訪不尋常的女性代表:〈國際演講會的新星〉介紹溫哥華傑出演講者;〈用母愛澆灌遲開的花〉介紹從銀行經理到照顧自閉兒的愛心母親;〈柳暗花明又一村〉介紹勇於走出婚姻,追求自我和愛的現代女性;〈怎樣的努力才最有益於社會和我們自己〉介紹不做則已,做了就力求最好的社會評論家;〈致力發掘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瑰寶〉介紹負有歷史使命感,對世界,對人生付出真愛的歷史工作者……

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之際,移居加州矽谷,走上了第二次移民之路,在適應新環境的過程中,〈都是Facebook惹的禍〉、〈新奧爾良:狂歡者的都市〉、〈納帕酒鄉: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矽谷居〉以及長篇小說《上海弄堂故事》和《雨後溫哥華》先後問世了。

2018年3月,我和先生去德州國家軍人陵園為赴美學習飛行而不幸失事的二叔掃墓。站在一座座排列整齊的空軍墓碑前,整個身心為之震撼!

為了抗日,年輕的軍人從遙遠的中國來到美國,如今卻無聲無息埋沒在異國他鄉七十多年,像離群的大雁,冷落,孤寂……

我在二叔墓前發誓:「您的這些戰友都是我的二叔,我不但要把您找回來,也要幫助他們找到親人!」

自那以後,我懷着對歷史的敬畏和使命感走進史料堆,彷彿一下子穿越了,回到了烽火連天的抗日戰爭,滿腦子所想,滿眼所見全都是那個年代的人和事,希望藉此將過去缺失的歷史知識補回來,同時也邁上了尋找抗戰飛行員家屬,研究記錄空軍赴美飛行培訓的歷程。

從「美國飛行事故調查與研究網站」上找到了二叔的飛行事故報告,為幫助其他五十多位空軍「回家」,我在《世界週刊》發表長篇紀實文學〈民國空軍魂斷美國,埋葬半世紀真相〉。

在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檔案館,亞利桑那州雷鳥空軍基地檔案館,美國國家檔案館,尋找到空軍赴美第一手資料。為空軍尋親這件事通過微信、互聯網推廣以及央視「等着我」播出,受到越來越多海峽兩岸和美國志願者的關心,從大家提供的許多資訊,美國《生活》雜誌,各類老報紙,歷史檔案網站,收集到他們的「入關記錄」、「死亡報告」、「飛行事故報告」、「空難報道」和「空軍忠烈表」等一系列珍貴史料。

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我們的志願團隊為埋沒了四分之三世紀之久的五十八名赴美殉職空軍中的二十六位找到了家人,這些都為我的長篇紀實文學《尋找塵封的記憶》提供了紥實基礎。

尋親過程使我明白:一個文字作者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希望在大家的幫助下,我願意身體力行,努力去發現和記錄真實的歷史。

 

 



李 安 曾任職於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社會、法律諮詢中心。九十年代初留學加拿大,近年移居美國加州,在矽谷高科技公司擔任研發及管理工作。2003年起,陸續在海外中文報刊雜誌及網站發表文章。目前正以「作者」和「歷史研究者」的雙重身份繼續從事抗戰歷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