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荊 棘:長者運動營

主欄目:《香港文學》2020年12月號總第432期

子欄目:海外華文女作家散文專輯

作者名:荊棘

我到退休後才開始健身運動,最近四年尤其做得勤奮。每週三次我走到離家一哩路的「老人之家」──說錯了,不是「老人之家」,而是「長者之家」──去參加一個長者運動營。英文中的「senior」通常被翻譯成老人,其實「老人」在英語帶有輕藐和不敬之意。如果你把「senior center」說成「old folks center」,即使美國人懂得你說的是甚麼,也會意識到你對當地文化不夠深入。同樣的,如果你直指某某是老人,儘管他或她的年紀已經七老八十了,仍然顯出你的冒失,對方或者還會生點氣。上了年紀的西方人坦然自稱senior(長者),但是對「old(老)」這個字還是不願對號入座。從這裡你可看出,中西文化對於「老」的觀念有所不同。我認為西方長者比較不認老,也不易顯老,往往到了八九十歲還是精神旺盛,穿着打扮時尚年輕,仍然有興趣追求羅曼蒂克的情愛──這些都跟西方的文化特徵大有關係。

我去的這個長者之家是經慈善家捐獻基金而建,由縣政府負責管理,為六十二歲以上的長者提供各種免費服務,譬如:早午餐、諮詢、健身班、乒乓球、手工藝、電腦班,還有巡迴的醫藥和牙科治療等等。來的人大都享有各種免費政府福利,是住在長者公寓的貧窮者。我只參加健身班,而且從第一天就下決心長期參加,只因為帕翠霞是班上的教練。

她今年七十四歲,身體挺直而苗條,完全看不出年紀。她教學認真而謹嚴,一如軍隊裡的教官,你動作如不精準就會被她吼叫;剛來的人往往被她叫得膽戰心驚,來了兩次就不敢再來,男士尤其受不了她。如果你捱得過這一關,就會發現她其實笑容滿臉,友善而親切,叫得出所有人的名字,如好朋友般關切我們。她教的運動包括平衡、舉重、伸展等等,一堂課下來身上所有的肌肉筋骨都練習到了。她强調姿態的正確,而不是能做多少動作,或是舉幾磅啞鈴。班上的學生都已被訓練得挺胸縮肚,把身體拉成筆直線條,自稱是「長者戰士(senior warrior)」,並把健身班當作「長者運動營」。

帕翠霞教練最可貴的是她的正能量,她絕對不愛聽誰說自己老了的話,總是說我們覺得自己有多年輕就是多年輕。她常把一些關於健身的讀物帶到課堂與我們分享,談到姿態的重要,可預防摔跤和筋骨痠痛;提起微笑是對別人和自己最好的禮物,給人快樂也給自己欣慰;强調我們的心態是健身抗老的基本動力,給予我們精神力量和生活動力。她樂觀而振奮,我們在班上都能感受到她的精神,也體會到運動的樂趣。從課堂走出來,我放眼周圍的天地萬物,覺得世界美如斯,燦爛明亮無比。

長者運動營的人數不定,多時可達到三十餘,少時也有十五位固定常到者,極大多數是女性;其中有的不諳英語,也有受了高程度教育的。

班上的人種如聯合國一般,有非洲裔、菲律賓裔、中南美洲裔、幾位美國白人、與我同來的東方人,還有最近沒露面的幾位中東和東歐人。中間有一半已近八十歲,有幾位已經九十出頭。九十九歲的阿根尼斯女士是年紀最高的,曾是海軍護士,如今除了耳聾之外,身手敏捷,走起路來,我們都趕不上;最近沒見到她,因為她主動去幫忙搬椅子,被員工阻止,說你這年紀受了傷我們擔不起,她說員工嫌她老,生氣不來了。還有位已七十出頭的非洲裔露碧,三年前第一次出現時,是擠在輪椅裡的兩百五十磅龐大軀體,令人擔心她如何從輪椅爬出來做運動。露碧如今固定上課,已不用輪椅了,體重減少了八十磅,號稱還要再減五十。我們都相信,因為她勤奮運動,長期注意飲食,是那種有志必成的人。她熱心快腸,到處為我們的長者營做宣傳,已經成了我們非正式的代言人。班上同學感情融洽,見了面都熱烈擁抱,彼此問好;哪天誰沒來上課,必有人掛念,或來電話,問候你是病了或出了甚麼問題?我們是不分種族和國籍的忘年交,彼此關切鼓勵,愛帶鮮花和水果獻給帕翠霞教練,每逢生日和節日也喜歡帶蛋糕和冰淇淋來和大家一起慶祝。

我感覺中國大陸同胞比較在乎年齡,也喜歡動不動就問別人有多少歲了,即使不開口也會在心裡推測對方有多大。在大陸,不管是交友相親,或是求職找工作,年齡都是必要的考慮。如果年長者還想追求婚姻和情愛,一定會被人笑話;而在美國,長者理所當然地談戀愛;如果僱主問你年齡,你可以上法庭告他年齡歧視。大陸女性五十五歲就要退休,男性還可等到六十歲,因為這些年紀就是「老年」的起跑線;這是不是令人心驚?人哪裡會老得這麽快?我的大陸親朋好友也常常自嘆老了、身體不行、精神頹廢了。我也不懂他們還年紀輕輕的,怎麽要給自己洩氣?

我最近還讀到一位名醫的養生秘方,這位先生說:五十歲以後要少鍛煉,休息是最好的鍛煉,要保養就是要多休息。一些朋友也對我說,他們的子女不許他們在外面參加社區活動,也不要他們再寫文章或與外人多來往,只要他們好生靜養就行了。這些子女的督促當然是出於孝心,然而卻是與這方面的研究報告背道而行的。科學報告一再提醒我們,身體和智力都是需要不斷地鍛煉和挑戰的,所謂「不用則廢」就是這個道理。年紀大了之後,身體和智力的確都會衰退,但是延遲衰退最重要的方針,反而是這方面的鍛煉和挑戰;與人的交流和往來,更是年長者最需要的養分和滋澤。

人不管是甚麽年紀都需要做事,做自己年紀可做的事,尤其是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才能給予我們成就感和鞏固我們的自我的價值。昨天的報紙上有則新聞,美國一位九十歲的曾祖父剛從大學畢業,獲得學士學位。你也許會說這麽老的人,幹嘛還上大學?我猜想他的回答是:我本人高興!

我從來不去計較自己的年齡,我每天興沖沖地忙着寫作和生活,深感生之喜悅。當然我的第一步,就是每週三次像一個長者武士般走去長者運動營報到。

 

 



荊 棘 本名朱立立。台大畢業,後到美國留學,得實驗心理碩士和教育心理博士。曾任美國大學教授三十多年。著有《荊棘裡的南瓜》《異鄉的微笑》《蟲及其他》《非洲蠻荒行》《身心健康在於我》等。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第十四屆會長,美加州聖地牙哥華文作家協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