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陳若曦:老當益樂

主欄目:《香港文學》2020年12月號總第432期

子欄目:海外華文女作家散文專輯

作者名:陳若曦

這幾年常出現台灣人「人口老化」和「少子化」的字眼,具體意義卻少有人關注。其實,光是「人口老化」就夠嚴重了,再加上少生孩子,老少之對比,顯著不難想像吧?

根據2019年初人口調查,台灣老年人口佔百分之十四點五六,而十五到六十四歲工作人口佔百分之七十二點五二,大約是五個工作人口養一個老人。到2025年,不提工作人口了,光是每五個台灣人即有一位老人,情況相當嚴重。

比之日本,他們老人佔比是三成,即世界最老化國家。然而日本從十五年前即將老年年金請領年齡由六十歲延長到六十五歲,如今增加了四百四十多萬工作人口。同時鼓勵女性就業,並放寬外國人士到日本就業,尤其是藍領工作。這些都大大幫助了日本經濟的增長。凡此都值得台灣參考。

台灣平均退休年齡約在六十歲,已引進了七十萬外勞,顯然在享受以往的人口紅利和經濟成果。問題是,人口迅速老化下,紅利還能維持多久呢?

老人問題多矣。這幾年最顯著的是高齡照顧者悲劇呈暴增之勢。

2017年家庭照顧悲劇有十一件,2018即增至廿二件。原因是照顧者沒有照顧的替手,或不知如何求助,導致無望而走上絕路。高雄市大樹區就發生兒子不堪獨自照顧壓力,勒斃病父後在高雄鐵橋上吊。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根據調查指出:家庭照顧者一半以上都患有憂鬱症。

憂鬱更是老人通病。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平均每十位七十歲以上老人就有一位明顯有憂鬱情緒。「我沒用……沒朋友……全家就我是孤兒……」

此外,失智症和肌少症也是老人兩大病痛。醫生以為,兩者加上憂鬱都和缺乏運動有關。而健康心態尤為首要。總之,長壽台灣是最大幸福,也是最大挑戰,要認真對待才是。

首先,接受「獨老」概念,努力運動,保持健康,盡量不拖累子女或照護人員。打坐、靜坐也有助延緩老化,降血壓即是一例。老人因缺乏肌力和平衡感,容易跌倒,因而臥牀不起或死亡也所在多有,唯有靠運動來幫助。快樂獨老的心態最重要,要自助自強;老人一起唱歌跳舞,結伴出國旅行都是好事。

早早準備好養老金。在台灣五百萬是起碼,一千萬更好。政府的「長照」計劃雖已上路,但未周全,老人還是靠自己較安全。早早預立遺囑,特別是簽署「病人自主權利法」,2019年剛開始實施,可以選擇不必要的鼻胃插管等準「植物人」生存方式,有尊嚴地撒手人間。

台灣老人很幸運,因為我們的健保制度是最好的福利制度。然而也因為看病幾乎不要錢,導致有人沒事逛醫院。據調查,台灣老人平均一年門診三十次,然而對照我們健保財政接連兩年出現了短絀現象,其實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健保的前途。

簡言之,台灣人越來越長壽,但我們也要越來越健康,這才是幸福台灣!

 

 



陳若曦 本名陳秀美,台灣新北市人。讀台大外文系時參與創辦現代文學雜誌。1973年遷居香港後轉温哥華,寫《尹縣長》等作品,為「傷痕文學」之始。1979年移居美國,《紙婚》為代表作。1995年返台定居。著台灣首部佛教小說《慧心蓮》。《尹縣長》譯成七國文字,和《慧心蓮》前後獲中山文藝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