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陶萌萌:艾草青青哪裡尋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6年6月號總第378期

子欄目:散文家園

作者名:陶萌萌

十九年前,我們看中了青龍頭這個地方。這裡遠離市區,遠離煩囂,是深深海灣上的一塊福地。

那時候,即便是附近的深井社區,也還在發展中,樓盤不多,設施單調,連本港衛星城的資格都夠不上。

當你從荃灣市區我們老家驅車向西,沿着窄窄的雙向小路曲裡拐彎往前走的時候,路上的光線越來越暗,路窄樹高,老木參天……這是到哪裡去啊――每次經過這條小路我心裡都會想,朋友第一次來肯定會這樣問。

那時候,這裡已經蓋起了二十八棟大廈,為了減少政府稅項,發展商只將一半樓盤開賣,我們這座的入住率也只有五成不到。

村巴,那時候也有了,五十個座位。每天下午四點多兒子放學的時候,常常是一個人乘搭着一輛「專巴」回家。

晚上,很靜,靜極了,住慣市區飽受噪音污染的心靈,在這裡可以立刻得到蕩滌。晚上完全沒有人聲蟲聲的靜,讓你的心完完全全放回身體裡面,讓你再次體會人生原本就應該有的靜……

天亮的時候情景就不同了,這裡的鳥兒起得早,吱吱喳喳的叫聲此起彼伏,哦久違了,那清新,就像小時候跟着爸爸在頤和園雲松巢的感覺一樣……

那時候大門口沒有酒家,也沒有茶餐廳,只有一間很小的百佳超市,別說沒有新鮮菜肉賣,就連水果和凍肉都沒有……越是這樣客人便越少。當時,住客多是揸車人士,既然有車幹嘛不從市區帶些新鮮食品回家呢。

我喜歡住在這裡,就因為社區外面,馬路對面,海灘上,有塊一畝大小的菜地,肖生與肖太太偷偷經營着這塊在政府眼皮底下裝糊塗的生意。

一間木板房,是他們臨時的家,裡面放着農具和秤,還有紙箱膠袋等等東西。

我每次去,便會大聲跟他們打招呼,然後踏上泥土的小路,嗬久違了的泥路,讓我的心一下子歡快起來!我徑自往地裡去挑選自己喜歡的瓜菜,不多久肖太就會跟上來看我要甚麼,我就把選好的東西指給她看,她立刻用鐮刀割下來裝進膠袋裡,不論你買甚麼,只要裝滿一袋大約三四斤,都是五塊。

那時候並不覺得他們的菜便宜,最重要的是新鮮,沒有農藥。

那時候我常常會肚子痛。有幾次,天黑了才覺得不妥,趕緊趁着夜色奔到菜地,肖太一看到我,二話不說,就拿起鐮刀到菜地邊角地帶給我割下一把艾草。

回家,洗洗,切段,煮雞蛋……

吃了,立刻就舒服,可以哼着歌兒去睡覺了。

……

曾幾何時,香港要發展,青龍頭也跟着振作起來。門前的兩車道變成四車道了,菜地順理成章地被消滅掉,海邊築起防波堤,裝上圍欄,還修了跨路人行天橋……工夫確是不少,也的確乾淨清爽,現代化了……但是缺少了人性人情的味道了。那塊艾草香香的小菜園,那裡面混着菜香的泥土……常常讓我懷想。

樓價,升升降降,降降升升,我們住在這裡,常常搞不清這升降的意義,只是,住客越來越多,地上狗屎的痕迹越來越多,村巴越來越擁擠,村裡的酒家餐廳越來越墟冚……

啊,只要一個人去到的地方,它就會變成一座城。

人類,還在勇猛拓展……

艾草青青哪裡尋。

 


 


陶萌萌,女,1975年開始發表小說、散文、報告文學。1977年起任廣東省作協《作品》雜誌社編輯、香港《大公報》副刊編輯,香港《成報》特刊編輯、香港《明報月刊》編輯、香港亞洲電視《文化風情》劇組高級編劇。在內地報刊雜誌及香港多間報刊發表過散文、名人專訪及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