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施友朋:讀杜振醉之詠史詩偶感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6年6月號總第378期

子欄目:散文家園

作者名:施友朋

捧讀杜振醉的《思若三齋詩詞對聯集》,前塵往事一下子湧上心頭。認識杜兄,大概逾三十多年,當年他已在編教科書及中文、中史補充之類的教材,在香港從事文教工作卓有成就,我當年常常請教他文史方面遇到的難題,先生無不為我解疑釋難,真是獲益匪淺。

今捧讀其結集,往事如煙,浮光掠影難免上心頭。書名《思若三齋詩詞對聯集》,使人想起「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沒有人幫,靠蠻幹,雖然不至會一事無成,可是總沒有辦法會得心應手。今先生在編著史學與中文教材之餘,尚有餘力發揮創意,在必須有湛深國學根基和見識下才可寫出佳構的詩、詞和對聯有令人驚艷的作品,着實叫老朽敬佩。先生長期力學及浸淫於文史古籍,心思出塵巧逸,固然是原因,然而,「一個好漢三個幫」豈無因乎?這本結集的問世,果然得到他三個學業有成的兒子的評註,相信其二男杜若鴻居功至偉;誰叫他幹的就是文史本行,杜若鴻乃港大文學博士,今亦執教於港大,可謂「子承父業」矣!振醉兄老懷堪慰矣。

言歸正傳,先生之詠史詩,特別惹人遐想,像〈讀史戲題〉:「齠齡童女憑妝扮,敗寇成王任貶褒。玄武門中如失手,秦王奪嫡罪難逃。」成王敗寇,歷史的定律,其中過程,常令人欷歔不已。事實上,「玄武門中如失手」,唐太宗李世民的明君英主也便無從書寫。「玄武門之變」怎說也是不光彩,透過兄弟殘殺而奪嫡成功,血的教訓,如何成就一個王朝的光輝歲月?宋代司馬光於《資治通鑑》有這麼一段評李世民:「遂至諜血禁門,推刃同氣,貽譏千古,惜哉!夫創業垂統之君,子孫之所儀刑也,彼中、明、肅、代之傳繼,得非有所指擬以為口實乎!」司馬光之嘆,無疑對「報應」有相當的感受:開國的君主幹下了罪惡的勾當,難免會成為後世子孫倣效的榜樣,有唐一代,皇室子孫互相殺戮的慘劇沒完沒了,豈是偶然?老朽這輩人,特別看重兄弟之情,即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所云:「夫有人民而後有夫婦,有夫婦而後有父子,有父子而後有兄弟:一家之親,此三而已矣。自茲以往,至於九族,皆本於三親焉,故於人倫為重者也,不可不篤。」〈讀史戲題〉從「戲」中使人深思人倫的不可廢;更重要的是道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 ,一齊都報。「秦王奪嫡罪難逃」,可謂意味深長。

至於抒懷近代的詩作,亦飽含白居易所說的「根情、苗言、華聲、實義」,要言之,所謂詩,感情是它的本根,語言是它的葉苗,聲律是它的花朵,內容是它的果實。四者密不可分,而內容尤為重要。讀杜振醉之詠史詩,不論諷今或刺古,皆令人味之無窮,想得很遠。這種守恒不變的「詩味」,杜振醉之詩詞中,不難見到。譬如〈兩岸對峙〉:「劉粟揮軍指帝州,蔣家棋局破難收。長江防線成灰燼,千面紅旗豎石頭。橫掃西南催葉落,遷延台海阻潮流。爾來兩岸成相峙,霧鎖雲遮春復秋。」稍為關心時事的,都看到國民黨的沒落,「孤臣無力可回天」,國民黨已沒有管治的精英,「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如此形勢,只能「回首河山意黯然」!兩岸實力太懸殊,在國際舞台的影響力更不可同日而語,「霧鎖雲遮春復秋」,是好漢又如何?頂多看着斜陽,一杯飲罷出陽關!兩岸關係,依老朽看,不必對峙,把經濟搞好,讓人民活得幸福有尊嚴,才是硬道理。

古人說:詩無達詁,老朽讀杜振醉之古詩詞,並非想做「解人」,只是讀出「詩味」,自己陶醉,足矣。

 

 


施友朋,曾是資深編輯,現職編輯。業餘愛翻閒書並勤於塗塗寫寫,務求「娛己娛人」,終極目標騙幾文稿費以為購書賭馬之資。新著《色相.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