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陸士清 多棱鏡下的斑斕——淺議(遊記)散文集《品味》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6年10月號總第382期

子欄目:特約書評

作者名:陸士清

《品味》是新加坡女作家蓉子主編的一本(遊記)散文集,廣東省花城出版社於2014年出版。

由新加坡女作家蓉子策劃和參與,2011年、2012年和2013年金秋佳期,上海市僑辦和廣東省僑辦,先後三次邀請海內外華文作家,作「品味上海」、「品讀廣東潮汕」之行。是時,受邀的文人學士,懷一顆錦心,尋一脈煙霞,徜徉於浦江之濱、樂遊於潮州汕頭。上海的今夕,潮汕的巨變,愉悅着他們的眼簾,叩動着他們的詩弦。他們,錦心繡口吐珠璣,彩筆凝墨繪華章。於是,他們如天光雲行下的多棱鏡,織就了《品味》的斑斕。

 

1  《品味》――獨特的集體行遊的斑斕心影

從司馬遷、徐霞客,到今天的諸多遊記作者,大都是獨行遊歷或是旅遊團隊中的一枝梅,《品味》則是國內外華文作家的集體行遊的記錄。其中首次受邀行遊上海的作家包括新加坡的蓉子、蔡深江、孫愛玲、吳慶康,美國的吳玲瑤、盧新華、陳謙、石麗東,加拿大的陳浩泉、林婷婷、劉敦仁,日本的荒井茂夫、王敏、華純,印尼的林萬里、明芳,荷蘭的林湄,德國的麥勝梅,泰國的夢凌,文萊的孫德安,韓國的李安東,菲律賓的張琪,比利時的章平,紐西蘭的冼錦燕,澳大利亞的張奧列,馬來西亞的莊延波、朵拉,中國台灣的陳若曦,中國香港的彥火、陶然、陳娟,北京的白舒榮,上海的陸士清、汪義生,南京的劉洪林,蘇州的曹惠民、凌鼎年。第二次受邀行遊上海的作家有新加坡的蓉子、吳青,美國的施叔青、呂紅、王性初,加拿大的陳河,紐西蘭的冼錦燕,澳大利亞的莊偉傑,馬來西亞的潘碧華,日本的郁乃,瑞士的趙叔俠,上海的唐穎。第三次受邀行遊廣東潮汕地區的作家有新加坡的蓉子,美國的施叔青、吳玲瑤,德國的關愚謙、海佩春、譚綠屏,馬來西亞的莊延波、朵拉、小黑,澳大利亞的陳和水,印尼的袁霓,文萊的孫德安,北京的白舒榮,上海的陸士清,武漢的古遠清,蘇州的曹惠民,汕頭的陳賢茂和汕頭陪同作家謝嬌蘭。前後三次,共有十五個國家和中國大陸、台灣、香港三個地區的六十七人次的集體行遊。這樣多國家的華文作家集體行遊現象,也許只有開放好客的、日益發展的現代中國才會有,所以富有時代特色,而《品味》則是這些華文作家行遊的心影。

這三次集體行遊,專注於上海和廣東潮汕地區,雖然具有旅遊的休閒性,但不是休閒旅遊,而是多層面的文化考察,是真正意義的文化之旅,記錄這些華文作家深察細品的《品味》,呈現了上海和潮汕兩地斑斕而豐富的文化。

 

2  《品味》――上海潮汕歷史文化的呈現

在上海,他們尋訪了松江廣富林遺址展覽舘,筆走四千多年的時光隧道,在出土的文物中看到了上海的根。「站在廣富林出土的遺址上,細數着歷史刻下的縱橫阡陌;我凝視廣富林的大批古代遺物,風聲鶴唳,耳際轟鳴;人禍天災,撲面而來。這裡曾經是遠古人類生活的家園;這裡曾經是百姓農作耕耘的田壟;這裡曾經是古鎮發展的根基;這裡曾經再現了四千年前的城鎮風貌……這裡是『上海之根』。(美國,王性初)他們參觀徐家匯土山灣博物館,回望了上海現代文明的發祥,感慨上海觀念的變化而顯示的大器。「土山灣孤兒院自1864年開辦,到1960年結束,有近百年的歷史。先後有近萬名孤兒和貧困兒童在這裡受洗入教,在這裡生活受教育,並接受技能訓練。當時孤兒院創辦了自己的工藝品廠,引進並向孤兒們傳授繪畫、雕塑、印刷、木刻、金工、照相等技藝,其目的是在培養孤兒將來謀生的技能外,同時也滿足各地區宗教用品的需求。從博物館如今展出的當年的作品看,達到了很高的水準。」(美國,陳謙)。他們贍仰了宋慶齡故居,頌揚這位傑出女性的崇高「與宋慶齡相依相伴凡五十三年的李姐逝世後,宋慶齡叮囑,要把李姐與她的父母及將來她自己的骨灰葬在一塊。身為民國總統第一夫人、共和國名譽主席,如許善待自己的保姆,怎能不使人深深感動!」(香港,彥火)。他們徜徉在武康路名人名宅中,發現了上海過往與今天輝煌銜接的脈絡;他們遊覽了七寶古鎮和由馬路集市改造的創意天地的田子坊,描繪古鎮傳統文化的精彩和田子坊藝術氛圍。

在潮汕,他們沉浸在歷史文化悠久有山有水的美景中。他們尋訪潮州龍湖古寨。這座古寨位於韓江之濱,始建於宋代,面積約一點五平方公里,南北走向,呈帶狀,寨內闢三街六巷,繁華時居住一萬多人,儼然是一座小城。「小城」之規模,建築藝術和人文文化的豐富,使華文作家們望寨興嘆!「潮州的龍湖古寨,就是在中國,也很難找到如此古老完整、有近千年歷史、保存了潮州傳統建築的風格,而且還有人居住的地方,它給我的印象太深了!」(德國,海佩春)「原來中國南方潮州古人就是在這麼一個社會構造中生活過來的。巨巷內,藏有古第巨祠,在這裡,出過狀元、探花、進士、御史、大夫、太卿、方伯、侍郎等等儒家紳士。這裡的千百戶人家,有過巨賈、官宦,也有平民奴僕,它們傳達了我們中華古國和諧共處的文明風尚。引起了筆者無限的興趣。」(德國,關愚謙)他們參觀南澳島總兵府、宋井,特別汕頭的僑批文化館,見證了閩粵華僑在南洋創業的辛酸史、奮鬥史,以及他們思念親人、報效鄉梓和祖國的崇高情懷。「『一封封的僑批,承載的是多少華僑的血淚?』這是我在汕頭僑批文物館的留言冊上寫下的感觸。坦白說,在這之前的一刻,我已經悄悄地揩擦了幾次眼淚。當我看着那些淡紅色的『批子』那麼靜靜地在玻璃中展示,千萬般情緒就浮上了心頭。」(馬來西亞,小黑)

 

3  《品味》――綠色發展的體驗

在上海,他們遊覽寶山炮台灣濕地公園、顧村公園,徐匯區的濱江綠地。濕地的天光雲影、鳥語花香,歡躍了他們的精神,澄明了他們的心智;他們走進了閘北的大寧高科技園區,驚嘆上海的綠色發展。「這兒有國際化的視野,生態化的園林,接待大廳是羅馬建築,大理石樑柱屋頂,連講解都是高科技3D輔助器材,一本投影可以用手撥弄的說明書,像iPhone般一頁頁翻過,翻出了上海高科技無限的未來。」生態園區「竟然是無中生有挖湖堆山,人造白沙灘,為市民提供了一個綠色休憩和約會的綠色園地。」(美國,吳玲瑤)。他們參觀馬陸葡萄園,品嚐品種繁多、色澤豐富、味道甜美的馬陸葡萄,讚美種植者技藝的高超。「莫非仙境真如此,遍掛明珠透清涼」。他們徜徉於長江沖積而成的中國第三大島――崇明島,遊覽西沙濕地,慶賀當今的崇明已借長江隧橋這樣偉大工程而與上海陸地的貫通,頌揚崇明建設生態島的追求。崇明,綠色的詩篇!「首次有機會踏上這塊土地,原來林木蒼翠,田園富饒,空氣清新,溪湖潔淨」,「上海是數一數二的國際大都市,擁有如此美麗的一座後花園,足堪傲視全球矣。」「我們坐船遊覽明珠湖,湖面之廣勝過杭州西湖,僅少了山,但環湖林木蔭深,景致更顯清幽;水質更好,看到肥大的七星鱸魚在水中跳躍,可以想見漁產有多豐富。這裡也是鸕鷀的保護地,我們看到最多的卻是白鷺,三五成群棲息林下或草上,對過往車輛無動於衷,一派泰然自若。穿插林間的還有各色飛鳥,加上空氣新鮮,真是一座天然『氧吧』。」(中國台灣,陳若曦)加拿大陳浩泉因在所住龍之夢賓館外綠化帶和炮彈灣濕地公園兩次聽到蟋蟀的吟唱而興嘆:「上海並不單是繁華塵囂的鋼筋水泥的世界,她也有健康呼吸的肺葉,也有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一面。

在潮汕,他們登上了南澳島。這個保持了自然形態的海島,是廣東省能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那青澳灣的藍天、碧海、銀沙如夢如幻,有東方夏威夷之譽。島上還有總兵府、疊石山、雲蓋寺、宋井等人文景觀,宋井尤為神奇。他們這樣描述宋井: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5月,因元兵進逼,禮部侍郎陸秀夫和大將張世忠等人護宋少帝退至南澳,挖有供皇帝、大臣和將士兵馬飲用的龍井、虎井、馬井,現在見到的是馬井,因後人在此處發現四枚宋代錢幣,故將此井稱之為宋井。七百多年來,古井時隱時現,宋井挖在海灘邊,離海水不過幾米,但清泉不絕,水質清純甘甜,久藏而不變質,人稱「神奇宋井」。1991年旅泰華僑捐資修建護井台、宋井亭、九曲橋、望海亭。站在望海亭上,海風習習。看向腳下,形狀各異的巨大礁石護住海岸,造成波翻浪捲;而極目海天,卻又一平如洗……

 

4  《品味》――民生關注的聚焦

這次集體行遊,華文作家參訪了許多民生設施,感受到了中國政府和社會對民生的關注。

在上海,他們走進了社區文化中心,體驗了社區民眾的文化生活。臨汾社區文化中心,從一樓到五樓,處處可見文化氣息濃厚的大眾民間生活,曲藝室、健身室、編織室、書法室等,滿足了各層次人民群眾特別是退休人員的文化生活需求。陳謙寫道:「一個健康的社會,一定是基層民眾在溫飽之後能享康樂的社會。在這樣的背景下,得以親見臨汾社區這樣一個立足於普通工薪民眾、收費合理的社區活動中心,令人欣慰。但願它不只是一個標本,而能成為廣大上海市民的每日生活的常態。而只有這樣的城市,才真正是市民的」。泰國夢凌寫得更具象:「這裡的人們,年紀都不小,佈滿歲月皺紋的臉上竟是一副自豪、歡愉、自信和幸福。看,在悅耳的音樂中翩翩舞動着扇子(扇子舞),聽說常出去表演呢,臉上、腰間裡、眉宇間都是歡樂;看,那滿屋子四四方方的方塊字,遠方的客人以為是哪位名書法家的作品,原來是民眾的業餘愛好習作,我自嘆不如,真想留下來學習學習」。印尼的明芳為之感慨地說「上海,是退休者的天堂」。他們參觀了嘉定、寶山的養老院,考察了已進入老齡社會的上海對養老事業的探索。陳若曦這樣寫嘉定聯華村的養老院,它「建得美輪美奐,設備齊全,庭院寬敞,綠化良好,照護人員也夠,入住者也很樂意!加拿大陳浩泉更給予美蘭金苑養老院以點贊:這個養老院佔地達六點七公頃,十二幢新建的樓房與別墅,可收容八百五十名老人,規模相當大。對居住於擠迫都市的人來說,最令大家羨慕的就是養老院內廣闊的園林庭院了,裡面小湖迴廊,林木蒼翠,鳥語花香,環境清幽,院裡還有各種設施,從健身室、閱覽室、電腦室、娛樂室到影視室等,應有盡有。住在這裡,相信一定長命多幾年。」「比起加拿大實在有過之而無不及,稱它為養老聖地,並不為過。」陳浩泉還讚揚了金螺號幼稚園,小朋友們在別致整潔的幼稚園裡健康成長。他寫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一個中國人理想社會的願景。可喜的是,上海正向着這個方向邁進。

在潮汕,他們考察了當地的教育事業,參訪了中小學。他們來到潮汕美麗而現代化的寶山中學,與學校師生座談,請校長談學校的發展,聽朝氣蓬勃的莘莘學子暢談理想,問他們,將來會走出潮州,到北大、清華、復旦深造嗎?他們回答則是充滿憧憬的微笑。這所學校,是潮州愛國實驗家、香港潮屬社困創會主席陳偉南先生獨資捐贈的。格調高雅,人文和諧,已有初高中四千多名在校生,是廣東省的重點中學。參訪當天,九十高齡陳先生熱情迎接華文作家,致辭表達了他為家鄉和祖國教育事業作貢獻的心願。他們參訪了金石的龍閣小學。這所小學,原先設在陳氏祠堂――報本堂裡,堂廳雖然寬大,但陰暗潮濕,門窗不全,根本不適合做教室。是新加坡女作家蓉子帶頭捐款募款,另擇新地建造了教學大樓,接着她又獨自捐贈建造了「蓉樓」,作為學校的辦公用房和教師宿舍,她還給學校提供了水電設施、電腦、圖書資料。〈根的詩篇〉一文中寫道:「我們來到龍閣小學時,只見艷陽照耀的校園裡,盛開的鮮花伴着孩子們幸福的笑靨。孩子們簇擁着蓉子,期盼着她的教誨。

潮汕地區是僑鄉,華僑華人熱愛故鄉熱愛祖國,歷來支持祖國的發展,支持故鄉的教育事業。在寶山中學和龍閣小學,華文作家再次看到了炎黃子孫的這份愛心。

 

5  《品味》――斑斕豐富,色彩紛呈

《品味》是集體行遊的記錄,十八個國家、地區五十多位作家,由於出身、文化背景的不同,他們觀察、思考和描繪事物的視角也各異,描述也各有特點,所以《品味》所涵容上海、潮汕的文化景觀也斑斕如花,色彩紛呈。比如看上海,陳若曦把崇明生態島的建設視為國家軟實力的建設,她為上海重視軟實力喝彩;吳玲瑤則將上海的發展與中國夢聯接起來,她寫道:「城市的偉大,要能讓人眷念徘徊深愛,讓人能纏綿做夢,相信努力就能實現夢想。美國夢睏了,歐洲夢老了,東南亞夢累了,眼前誰都不能忽略中國的崛起,各方人士擁進上海追尋世界新的中國夢。」「上海,中國夢的實現。」而新加坡的蔡深江,則以動態的發展來描繪上海,他寫道:「別以為弄懂了淮海中路怎樣從霞飛路走出來,就可以定義上海。沒有人可以定格上海,流動是它的本性。一廂情願想把上海凝固在一個特定時空,是對歷史和情緒的誤解。」他甚至幽默地說「誰懂得慵懶,誰就抓住了上海的任性。」趙淑俠以她與上海之緣,敘述上海的變化;新加坡的孫愛玲,則從上海宗教文化的角度來感受上海文化的海納百川。她在〈感受上海宗教文化〉篇中寫道:「除了參觀徐家匯天主教堂、藏書樓、土山灣博物館,最後一站來到龍華寺的藏經閣。從文化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基督教、天主教、佛教,上海宗教文化都是外面傳入,自己再發揚光大。」一貫關注環保的華純,在驚嘆長江隧橋貫通的奇蹟之餘,還「期待另一個奇蹟也會發生,那就是數百年後長興島和崇明島還能守住它純淨的空氣和淡水資源不受污染」;深深關注中國命運的盧新華,則抒發了他的憂患意識!「一個城市的魅力和底蘊並不完全依賴於地面矗立起多少高樓大廈,更重要的還在於這個城市是否還在精心打造一座座文明和道德的精神文化大廈,並與之相互輝映……可是,上海――乃至中國,你都認識到這點並做好準備了嗎?

看上海如此,看一個具體的景點也各有各的解讀。比如對宋慶齡故居的描寫,彥火着筆宋慶齡視李姐如親人的關愛;歸僑陶然則以回憶曾在印尼遠遠見過宋慶齡的經歷,抒發對她的敬仰。「我在門外的宋慶齡漢白玉坐像前照相,但見那笑容溫婉,為花草所圍繞,我竟徘徊不去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宋慶齡以國家副主席身份訪問印尼,曾到我母校萬隆華僑中學,我作為一個剛上中學的學生,在人山人海中遠遠望見她,留下深刻印象……這次見到,已是另一種環境另一種心情另一種故事了!但無論如何,宋慶齡作為一個偉大的女性,是確然無疑的了。」再比如有多位作家寫到土山灣博物館,但視角各異。印尼林萬里、荷蘭的林湄為這座原來教會創辦的孤兒院歷史的本來面目的恢復感到高興。林萬里寫道:「今天我們能夠看到以實事求是的態度來肯定當年耶穌會的豐功偉績,是一個民族嚴肅認真對待歷史的表現……能公正對待歷史的民族才是偉大的民族。」林湄說:「歡喜的是上海醒了,悟了,眼界心胸開闊了……敢於糾正偏見和誤解、尊重歷史和事實,是『文明』、『素質』的體現。」陳謙則「真誠地感謝上海市和徐匯區政府保留並復原了這一段重要的歷史。它給徐家匯今日的繁華,平添了幾分深厚的底色。」蘇州的曹惠民教授則有更深的洞察:「那不僅是個讓中國貧寒孩童學會技藝,也感受到人間真情、懂得慈善、感恩為何物的地方。那裡有宗教信仰未見得能抵達、能詮釋的奧秘之處。那是個比教堂更溫暖的地方。土山灣在中國文化史上的諸多個第一,未見得比『育人成才』更讓我肅然動容。

 

6  《品味》――繁花競放,風姿綽約

正因為《品味》是十八個國家、地區五十多位作家的集體創作,所以具有表達方式和風格多樣性。詩人章平以詩素描「上海弄堂裡的月亮」,莊偉傑吟唱泰晤士小鎮,走向田園,王性初吟味松江廣富林;蔡深江和吳慶康的字裡行間,總有歷史和現實的聯繫和對比;陳浩泉以蟋蟀的鳴叫聲為內核構成結構嚴謹的散文,白舒榮、劉洪林寫上海購物、寫田子坊和潮汕、南澳島,既有重點着墨,也有散點透視;彥火觀察細緻,陶然的文字溫婉,評論家曹惠民則寫得十分抒情。女作家更是風姿百態。蓉子文章短小精悍,語言如跳動的珍珠,閃閃發光;施叔青筆意凝重,常懷思古之幽情;吳玲瑤是一貫地幽默,她這麼寫:「我在田子坊,吃美國好友華安自己研發、糅合了台灣味的芝蔴綿綿刨冰,『好吃到連舌頭都吞下』;朵拉的筆觸閒散中有着女性的細膩,歷史的回望和現實的體察相映成趣,「這是上海的月亮,但是不是張愛玲窗前的那個月亮呢?」林婷婷的文筆嚴謹、純淨,如汩汩流淌的清泉。「走進(外灘源)花園廳接待處,左手邊一大幅壁畫吸引了我的視線,畫中央橫着一根粗樹枝,茂密葉叢中,盪鞦韆似的盪着兩個像是從月份牌走下來的女郎,不一樣的旗袍,不一樣的披肩,卻有很時尚的雍容,整幅畫給人的感覺是一種中西合璧、人與自然、不同時空融合得恰到好處的驚艷。」夢凌寫得投入,筆下呈現出情景互融的境界:「我是初臨的訪客,懷着阿拉伯人朝聖者的虔敬而來。此刻我坐在船頭,安靜地把湖水當作一幅風景畫來欣賞,把自己融入到這生機勃勃的畫面中,成為其中的一景,這一刻感覺心中竟有說不出的純真及暖意,彷彿又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醉倒在明珠湖上。」還有石麗東、王敏、麥勝梅、張琪、冼錦燕、呂紅、陳河等,都各有各的筆墨,各有各的亮麗姿態。

蓉子在「品味上海」筆會開幕致辭中說:「我旅居上海已有十一年,在這十一年當中,我應有足夠的時間在近距離看中國社會的變遷與提升,但我還是看不夠!很高興今天來了三十幾位海內外作家,以一雙海外的眼睛一起來品味上海。

我讀《品味》,對它所記述的斑斕的文化和繁花似錦文采風姿,也有看不夠、言不盡的感覺,她確是值得品味的佳餚珍饈!

 

 

hk_c_IMG book_0001_副本.jpg

蓉 子主編《品味》

(花城出版社,2014年10月初版)



陸士清,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監事長,退休前為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