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古 月 : 愛情像咖啡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6年11月號總第383期

子欄目:「咖啡飄香」專輯

作者名:古月

愛情像一杯咖啡。你在電話裡問起咖啡的事,腦子裡最先浮現起竟然是《美酒加咖啡》、《苦酒咖啡》這兩首流行歌曲。 

美酒加咖啡/我只要喝一杯/想起了過去/又喝了第二杯/明知道愛情像流水/管他去愛誰/……我並沒有醉/我只是心兒碎……」鄧麗君這首《美酒加咖啡》當年紅極一時,當她唱到:「開放的花兒為甚麼也流淚/是否也心碎……」她的嗓音甜美溫暖又予以細微的感傷,喚起無數少女心頭的迴響。 

《苦酒咖啡》只記得頭兩句:「一杯苦苦的咖啡,代表內心苦苦的滋味」。是個年輕男聲,忘了是誰唱的,卻也風靡一時。 

今夜「梅姬」颱風侵襲,狂風驟雨吹得門窗砰然作響,難以入眠的人坐在書桌前,捧着一杯茶卻想着喝一杯濃濃的咖啡。我並不是個好飲咖啡的人。朋友中不乏嗜飲者,他(她)們多能調製出一杯香醇的咖啡,而我;一方面是懶,覺得那是門須要專業細心研究的學問。記得一回,朋友帶着我們幾個到永康街巷內一家不起眼的咖啡店,女主人請我們樓上坐。她面前擺了幾種不同的咖啡罐,用杓子挖出讓我們一一嗅聞。她娓娓地一面講解,一面以專用爐火烹煮後,端上小杯讓我們品嚐。她以術語描述了各種咖啡的風味、口感,聽起來很美很夢幻,卻很難體會這些對咖啡的相對描繪。倒是最後歸納成六個方面去形容它,較容易理解。分別是口感、體度、觸感、滋味、香氣、風味等。也就是用口腔和舌頭感受咖啡的重量和輕薄、醇厚的感覺。是否滑順乾淨的程度。味蕾所感受到的酸甜苦滋味是否平衡圓潤。當然香氣、風味是咖啡入口後所感受到最重要的一環。那天算是對咖啡有了理論上的一些認知。 

其實家裡少備有咖啡,主要是不能接受即溶式沖泡的調理包,又覺得一杯可口的咖啡,不但需有專用的機器,研磨的過程更繁複耗時,不若閒暇即時來一杯茶的輕便。因此幾乎沒在家喝咖啡的。尤其近些年來,台北的咖啡館已開遍了大街小巷。光我家短短一條巷子,就有三、四家之多。與朋友相約下樓走幾步,巷口左右各一家小巧精緻小店非常便捷。過個馬路更有數不清規模較大,兼賣餐點裝璜清靜的咖啡館,大片落地窗,明亮的燈光,悠揚的音樂,甚是宜景宜人。 

咖啡館的興起,基本上應該,都是為了好飲者的記憶與溝通互動產生的。我就喜歡咖啡館的氣氛,予人清醒、知性、安靜的感覺。是一處與友人交流,能讓人駐足休憩片刻,心緒釋放的空間。因此來咖啡館喝咖啡純粹是三、五朋友邀約情趣的契談。由於一向不喝如可樂、奶茶類加糖或奶的飲料,在嚐了各式咖啡後,只偏好原始風味的黑咖啡,在我們那個年代,老式咖啡館多是有着暈黯的燈光,火車座似的高背沙發椅,情人們進去還得侍應生帶位,否則漆黑得摸不着方向。 

第一次應高年級學長約在咖啡館是高中期,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赴約,那時的校規很嚴,一旦發現男女生交往必被記過是很丟臉的,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唯恐被教官或同學發現,在毫無浪漫氣氛下,緊張又匆促地喝下一口苦澀黑色的水,差點沒被嗆着,在極其尷尬的情形下,草草結束了生平第一次的約會,當然跟那位早已忘了叫甚麼名字的男同學也就沒有了以後。 

在少女情懷詩一樣的年紀,喜歡看夢幻式悲哀的溫情小說,《浮生六記》裡的沈三百與云娘,《雙城記》裡為愛犧牲性命的卡爾頓,他們的窮困潦倒令我傷心落淚,在我不成熟的思想情感裡,認為那種境遇才是真及美,沒有經歷貧窮痛苦的愛是不被珍惜的。以致當生命中的另一半;這個窮畫家就像小說描寫的人物出現在面前,頓時令我心折。

猶記得第一次正式約會,我從任職的大學(當時家住台中,我住教職員宿舍)乘交通車前,先在教職員餐廳吃完晚飯後,再乘坐校車到台北火車站右側一家叫XX純喫茶的咖啡廳見。坐下來第一句話問我吃過飯了沒?我答吃過了。他很高興地說:「嗯!也好,我的錢只夠點一份餐及一杯咖啡。」雖然不夠浪漫,卻覺得他是個坦率不油滑的人。這就是所謂的愛吧!相愛的時候,一杯苦澀的咖啡,無須添加甚麼,苦苦的一杯,喝下去潤在舌尖、口腔裡,會有回甘的滋味。 

結婚後,朋友們都認為我們從此過着詩情畫意幸福快樂的生活,然而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定數是難以預測的。

愛情就像一杯咖啡,有酸苦,有甘甜,也會芳香四溢。咖啡聞起來的味道比喝下去的味道更香,愛情亦然! 

咖啡就是咖啡,就如現實生活中,無論你調放多少糖,加了多少奶,依然會有苦澀的味道。夫婦本是兩條平行線的個體,因着緣份糾結在一起。有時需要獨處的空間,需要忘卻一些東西,有時需要相互取暖及雋永的回憶。生活就像一杯咖啡的調劑,加幾匙糖、放多少奶。或藍山、曼特寧抑或卡布奇諾、espresso,美式、意式等都有成規所好,哪天忽然想換個不同的口味也是有的。生活就是一杯苦苦的咖啡,濃的、淡的,有激情有黯然,是憂傷還是歡愉,那種酸甜苦澀的滋味,隨着時光歲月,到最終簡單得只剩一種回味。 

所以無論走過黑暗,或是在一個有光的地方,只需要小小的一杯咖啡。寂寞的時光、狂風驟雨的夜裡,一個人靜靜地享受曾經熱過,已漸行冷卻如一杯咖啡的孤獨。唯一不同的是:愛情不能像一杯冷了的咖啡般倒掉、加熱?或是換成一杯茶或白開水。既然如此,「愛」就好好地生活,用心去擷取體驗。一杯好咖啡,飲用者只有一半是舌尖的味道,另一半是用幽微的心思去感覺,咖啡沒有心情,有心情的只是喝咖啡的人。愛像一杯咖啡,剛泡的時候瀰漫着濃郁的香氣,擱置久了氣味會逐漸淡然,僅留有一種淡淡的苦香。怕只怕愛情像一杯隔夜的咖啡,剩下灰涼的冷澀已成回味。 

事實上今天的人類喝咖啡並不關愛情。也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飲咖啡從時尚變成了許多人生活上的必需,有早上一杯醒腦,下午一杯交心,晚上一杯是態度的說法。更不知道甚麼時候,華人社會裡,咖啡早已悄悄超越了茶的地位。曾看到有位詩人以:「如鈴聲般清澈」來形容酸味突出的咖啡,卻是愚鈍如我無法領略出來的。不過在我的思維裡,覺得喝咖啡是種浪漫的情懷,喝茶予以一種幽雅的情境。一杯濃郁的黑咖啡入喉有狂野的苦澀,可以提神醒腦產生明亮的感覺。一杯淡泊的茶,杯盞之外,給我清和幽遠的寧靜。深啜淺飲間,無論是咖啡或茶都豐富了生活的內涵。一杯在手享受一個人寂寞的時刻,一個人孤獨旅行時品茗的美好記憶。

hk_c_古月襯圖副本.jpg



古月,曾任台灣《葡萄園》詩社編委。現為《創世紀》詩雜誌社顧問。詩作入選花城出版社出版的《水仙花的心情》和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台灣女詩人三十家》。著有詩集《追隨太陽步伐的人》、《月之祭》、《我愛》、《浮生》(中國文聯出版社。台灣版書名為《探月》、《巡花築夢》,散文集《誘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