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汪威廉 : No「NO」——舊人換新名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6年12月號總第384期

子欄目:文藝茶座

作者名:汪威廉

向「NO」說不,怎麽回事呢?原來,從亞、非兩洲到美國來的先民,他們各有傳統上的稱謂。非洲人叫N(Negro),亞洲人稱O(Oriental)。時代改變了,5月20日,奧巴馬總統簽署由華裔眾議員孟昭文提出,經過美國國會通過反歧視的H.R.4238法案,明定聯邦的法令文書一律禁止這「N」與「O」兩個字的使用,就是Say No to「 NO」的意思。其實,大家所代表的人種族群仍然是一樣的,現在只是亞、非族裔被分別改稱為Asian 和African Americans。這也可說是舊人換新名了。

從人類學所下的定義,N字原指膚色接近棕與黑的一個族群。至於O字,拉丁文乃日出之處,「東方」之意。兩個字沒有任何不好的涵義,更談不上歧視。問題出在美國歷史上不愉快的記憶與經驗。因為非洲人最早出現在這個新大陸時,絕大多數是「黑奴」的身份被販賣過來的。他們沒有法律的保障,毫無民權可言。南北戰爭之後,黑奴獲得解放,他們的社會和經濟的地位才逐漸提高。尤其在1964年民權法案通過後,N字那個貶損之詞,逐漸由「Black」這個字代替。二次世界大戰、韓戰、越戰的結果,大量難民移民湧進美國。雖然大家都是歸化的「美國人」,出生地各有不同。1970年代以後,逐漸形成你我他是某國某地「美國人」的稱呼模式。到了1977年,卡特總統批准新設的能源部《組織法》條文時,才建立「亞裔美人」、「華裔美人」等等辭彙。

談到「人權」、「民權」的問題,志願與平等的觀念很重要。雖然禁令最近才宣佈生效,1960年代中期以後,社會上早已很少用N字了。但是,個人意願的自由選擇,還得尊重。美國2010年的《人口統計》(Census)報告,還有五萬六千多人堅持保留自己非洲的N字族名。[另外一個相反的故事是,網友搞笑,早有照片傳出,1961年出生的奧巴馬總統出生證上,「種族」(Race)欄寫明「非裔」(African American)而不是當時通用的Black。那是因為他的故鄉夏威夷那個地方思想前進用詞早有先見之明吧?]

記得幾年前,有一個出版社曾將馬克‧吐溫(Mark Twain)《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Huckleberry Finn)書中所有的N字改為「Slave」。去年12月,荷蘭國家博物館經過六年的調查研究,決定實施全館二十二萬件文物的更名計劃。諸如Indian、dwarf、Mohammedan(Muslim古文),以及N字等代表殖民意識的字都要改正。目前已經完成兩百多件。馬瑞斯(Simon Maris)名畫《黑女孩》(Young Negro Girl)的新標題是《女孩手中扇》(Young Girl Holding a Fan)了。媒體報道,美國有些地方政府開始討論以「華盛頓」命名的中小學的改名方案。因為這位「國父」家中曾養黑奴。這些「變革」都算是順應時代的潮流了。

連雲山在1992出版《誰先到美洲》一書說,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高僧法顯在413年到過美洲,比哥倫布早了一千多年。最近出版的《前哥倫布時期》(Pre-Columbiana, a Journal of Long-Distance Contact)三期(第五卷四五號及六卷一號)合訂本,刊載兩篇比較美洲瑪雅(Maya)日曆和中國傳統黃曆的文章,提出兩者之間頗多相似之處,因而推斷至少在一千多年以前,美、亞兩洲早有接觸與交流的論點。古代歷史難說。不過,事實的真相是,中國人移民到美洲卻確是比別人遲多了。正巧,我看到一則中美兩國電影界即將合作拍攝《開路先鋒》的消息。編劇人是《花鼓歌》小說的原作者黎錦揚。內容講述第一批數以千計的華人在1865那年遠渡大洋到美國謀生的故事。他們是建築第一條橫貫北美大陸的鐵路――中央太平洋鐵路的「奴工」。其實,一百五十幾年前「奴工」與「黑奴」的工作環境、工資待遇,以及社會地位是差不多的。歷史上美國社會對兩種外來勞工的語言歧視的情況是不會有差別的。

不過,我個人對O字也在「避諱」之列有點意外。現代人都知道O字通常指的是中國和日本人。其實,第四至十五世紀的拜占庭(Byzantine)亦即東羅馬(Roman Orient)帝國時期,地圖上羅馬的下面統稱為「東方」。難怪早期中歐人說希臘也是東方。接着,「東方」的界限,從巴爾幹半島到西亞、中亞、南亞、東亞等地區都包括進去。幅員廣袤,人口眾多。因而有近東、中東、遠東等不同區域的觀念。時代演變,地球「縮小」了,只有中國及其東鄰才是真正的「東方」。日本人並以此命其國名。

1975年,賽義德(Edward W. Said)教授《東方主義》(Orientalism)一書,提出「殖民話語分析」(Colonial Discursive Analysis)的論題,強調殖民霸權與話語文本的相互關係。歷史上,美國尤其在內政方面,對待亞非兩洲少數族群確有無法洗刷的傷痕與罪狀。這麽一來,N和O兩字都被點名上了「黑名單」。

我又注意到時下媒體言論版的反應報道,多數人對N字的批評可用「義憤填膺」來形容,沒有異義。O字涵義既廣又深,豈可囿限於對族群的解釋?大家不同的意見,似乎偏向個己主觀的感受。竊意也認為,如此古字,既沒有「苦力」(Coolie)的微賤語境,也缺少「Chinaman」(中國人)的粗俗意味,頂多讓人有陳規刻板、不合時宜(Stereotype)之感而已。至於上述「三東」的說法,費正清(John K.  Fairbank)教授是第一位責問「遠東」(Far East)一詞是否妥當的人。他的理由很簡單,遠與近的觀念不是絕對而是相對的。而且,地球是圓的,不應該有先入為主的中央與邊緣的偏見。「遠東」一詞,不如改用「東亞」較為明確。現在學術教育界只有「東亞」而沒有「遠東」的研究課程了。「近東」這個詞彙,已經很少被人提及。「中東」地區處於三洲的三角地帶,稱「西亞」、「中亞」或「北非」皆有以偏蓋全之弊,但又沒有更適當的名稱。再者,「中」字中性,沒有「政治正確」的顧忌。「中東」一詞不但不必改,而且目前它的見報及使用率是最高的。

字典上說,東方Orient是名詞。Oriental也是名詞,解釋道:「東方的本土族群之一。」(A member of one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s of the Orient)。我突發奇想,O字被禁用跟句中「本土的」(Indigenous)那個字有沒有關係?此字原是Indigene的形容詞。「本土」說來,不但淳樸,又具自信,有何不對?不過,它跟另一個名詞「貧窮」(indigence)的拼音寫法只有一個「c」字母之差,極易混淆。那麽,此處原來的「本土」有沒有被看錯成「貧窮」的可能呢?古人說的「魯魚亥豕」,正是誤解近似字的故事。最近網路傳聞,九月初,習近平在杭州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G20)上有一次提到經濟全球化時,引用過《國語‧晉語》「輕關易道,通商寛农(『農』的簡體字)」那句話。他口誤說成「通商寛衣」,也是犯了同樣毛病。其實,我們因為「大」和「犬」、「士」和「土」形近,或者「八」和「發」、「四」和「死」諧音,寫字講話時有所喜惡與取捨。如果這兩個英文字不是被混合用錯了,難道因為它們的發音近似也成為美國人的顧忌嗎?


汪威廉,美國伊利諾大學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