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凌 逾 : 復興傳統 拓展華文——「華文文學與中華文化」國際研討會綜述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6年12月號總第384期

子欄目:批評空間

作者名:凌逾

三十多年彈指一揮間。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在張炯名譽會長、曾敏之名譽會長、饒芃子會長、王列耀會長等專家團隊的領導下,蓬勃發展,隊伍壯大,碩果纍纍,如花城出版社已出版了學會的優秀成果集三十本,並向五十本進軍。華文文學學科日益從邊緣走向主流。

當前,傳統復興、文化復興的呼聲高漲。2016年8月26至27日,「華文文學與中華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可謂恰逢其時。此會由南京大學文學院、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華文文學與中華文化研究」課題組、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主辦,暨南大學海外華文文學與漢語傳媒研究中心協辦,南京大學台港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中心承辦。南京大學劉俊教授作為重大項目《華文文學與中華文化研究》的首席專家主辦此會。與會學者八十餘人,來自美國、日本、馬來西亞以及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共聚南大仙林校區,暢論華文。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徐興無教授主持開幕式,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朱慶葆教授、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張炯研究員、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會長王列耀教授分別致辭。南京大學台港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中心主任劉俊教授主持主題演講,講者有陳思和(復旦大學教授、長江學者、圖書館館長)、張英進(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教授、文學系主任、比較文學傑出教授)、山口守(日本大學教授)、蘇偉貞(台灣著名作家、成功大學教授)、趙稀方(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台港澳文學與文化研究室主任、首席研究員)、程章燦(南京大學教授、長江學者、古典文獻研究所所長)六位教授。

同樣探討文化傳統與華文文學,會議南北呼應的,有今年8月19至21日,白楊教授在吉林大學主持召開的「文化傳統與域外漢語文學」國際研討會;去年8月7至9日,趙稀方教授主持召開的「語言的共同體――當代世界華文文學高層論壇」,由中國社科院與黑龍江大學合辦,趙教授做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即興學術總結:先以小說式的故事講述法,論述哪些故事沒有講完,故事如何有前因後果,故事有怎樣新的講法;然後論述個人觀點,提升理論深度,讓人耳目一新。陣容鼎盛的盛會,酣暢淋灕的討論,磨礪了思辨力。在「華文文學與中華文化」研討會閉幕式上,凌逾以幾個問題來啟動大會的學術總結。

第一,為甚麼新世紀要強調中華文學的復興?華文文學與傳統文化、中國文學學科有何關係?二十世紀初,新文化運動主張學習西方,背離傳統。百多年後,邁入二十一世紀,新時代主張復興中華優質傳統文化,提升國家文化自信,適應新時代的文化語境,在變化中尋找不變的文化因素,不僅傳承優秀文化,且致力於文化創新,打造國家形象工程,提升文化軟實力,讓優秀傳統文化在民眾中入心、定心。陳思和教授和趙稀方教授都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根脈在域外源遠流長,未曾斷根,我們可以在境外的唐人街、祭祖儀式等文化中,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凝聚力和影響力。華人作家多有一種共生結構:離了境,出了國,反而更憶念中華文化;換了空間位置,跳離到更外在的視角,反而更有利於進入傳統文化的內核。華文文學學科比中國文學學科,其實更有優勢,在於華文界含藏着更豐碩的傳統精髓文化資源,可謂文化金礦。趙稀方教授的主題演講,分析文化認同與文學新舊。他說,香港開埠之初,有識之士已經警醒,英國殖民文化會導致中文文化的衰落,因此並不一味討伐中國舊文化,不願自斷文化根源,而造成舊文學滅亡、新文化又不能建立的局面。因此,香港早期文學的源頭不是《伴侶》,而是《小說星期刊》雜誌,文白相雜,內容豐富。這開拓了香港文學源頭的新論述。趙教授辯證地探究文化傳統的歷史生產語境,深入地分析中外啟蒙思想、文化歷史觀的淵源,反思國民性的思想根源,認為反思殖民性的任務,華文文學學科最適合承擔。劉俊教授開闢新的方向,研究文學傳統的生產制度和機制,用了一個新的關鍵字,「馬賽克形態」,來論述香港文學制度的寬容自由、百花齊放、集錦成彩的特質,這得以拓展出獨特的香港文學傳統。陳思和教授認為,寫好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要處理好幾個關鍵問題:五四新文學運動的意義,反帝反封建運動與日據台灣殖民地文學的關係,1937年抗日戰爭對文學的影響,省思「不能發聲、不能沉默時代」等話題,致力於對比論述大陸與台灣文學。張炯教授提出,中華文化是多元的,多變的,既要關注五四以來的新文化和革命文化傳統、中華區域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也要注意華夏文化與當地民族文化的雙重影響,高屋建瓴地提出了關鍵的思辨維度。教授們的發言都很有指導性、前瞻性,理論根基厚重,中西文化比較視野宏闊。

第二,世界華文文學研究自身如何形成優秀傳統,進行理論建設?研究甚麼?為甚麼研究?怎麼研究?山口守教授從語言的權力性角度,探討華語語系文學、漢語文學、母語之外文學等術語,並對三位有多重身份的作家作品,進行詳盡的分析,論者作為日本學者,深度研究漢語文學,這與研究內容形成了獨特的多元互動關係。劉登翰教授提議,可以專門就學科的重要術語,開一次研討會,很有道理。劉登翰教授和龍揚志教授以訪談方式,碰觸到了華文文學的重大問題。楊匡漢教授從漢字考察中華文化思維,角度獨特。曹惠民教授結合最新的論著《台灣文學研究三十五年(1979~2013年)》,強調世界華文文學研究要有兩岸視野和國際視野。朱雙一教授論台灣文學文化發展的內驅動力有四大張力――本土與外來、傳統與現代、民間與官方、地方與中原的糾結。教授們的論述都很有理論高度。黃萬華教授講述,近年連續開設「台灣、香港澳門、海外華文文學史」三門課程,借此探討中國性與中華性、旅外與在地的複雜辯證關係。劉登翰教授、曹惠民教授等都主編過台港澳區域文學史,陳賢茂教授、饒芃子教授和楊匡漢教授都主編過海外華文文學史,陳思和教授主編現當代文學史,有意將台港澳文學納入大陸文學史視野。黎湘萍教授是台灣文學研究專家,出版過《台灣的憂鬱》、《文學台灣》兩部大著。現在學界亟待出版打通大陸、港澳台和海外華文文學的現當代大文學史。聽說有教授已經在着手進行。已有的打通多是分區域的歷時探討,但好像尚未出現共時性的橫向對比探討,如選取幾個時間節點,以1900、1917、1949、1966、1980、2000等時段為主,對全球的世界華文文學進行全面比較。雖然寫起來肯定有難度,但這將是宏偉的功德無量的文學史、學術史。李良主編則指出,可從國家倫理角度來討論價值訴求,來統合全球華文文學的論述。當然,我們更需要「華文文學詩學論、方法論或學科論」這類大著,勇攀理論高峰,給後來者以學術指引。

第三,中華傳統文化與當地文化結合會產生哪些傳統變異?我們需要復興怎樣的中華文化傳統?是復興那個輝煌的軸心時代,即幾乎同時誕生了孔孟儒家、佛教、古希臘羅馬文明的時代文化?是萬物有靈的傳統?還是靈長為大的傳統? 旅美作家施瑋最近出版長篇《叛教者》,反響熱烈,方忠教授和王文勝教授都分析該作,指出該書刻畫中國式基督徒群像,填補了中國文學史的空白,同時剖析了教會領袖和信徒之間的關係偏差,非常深刻。《叛教者》讓我們反思:我們該如何尋找讓民眾信服的文化傳統?值得千百年堅守的文學傳統?蘇偉貞教授比較台港版雜誌《純文學》的傳統,計璧瑞教授論述國民黨在台文藝工作和理念,張羽教授分析日據台灣與偽滿洲國的文化空間變異與藝文差異,許文榮教授論述馬華文學與中國性的關係,林幸謙教授論文由王艷芳教授代讀,專論台灣海外作家的離散論述,池雷鳴博士論加拿大華人新移民的離散寫作,王愛松教授論述互文性與中國當代小說,金進教授論述《信約》三部曲與新加坡華人國族意識,郭俊超博士論台灣新鄉土小說的自然生態意識,黃敏博士論南洋敘事的語言駁雜,梁燕麗教授分析梁披雲古體詩的魏晉風流。這些大文,都是在詢問如何傳統,怎樣傳統的問題。葛亮教授對比分析上海和香港式懷舊,葉子教授論述葛亮的《問米》。葛亮說,對自己而言,南京,是寫作的溫牀,香港,是寫作的磁場。他回應劉俊教授的問題指出,如果只留在南京,未去香港,自己的創作肯定不會那麼豐富深廣。凌逾教授曾撰文指出,葛亮長篇《北鳶》深意在於,開拓新古韻小說,在香港回望中原,省思挖掘傳統文化的神髓之處,在中華性中帶出香港性,例如,刻寫傳統儒商與香港經濟特色結合的新商業文化精神。作家和學者深切互動,氣氛活躍,靈感四射,彷彿碰觸了思想啟動器。

第四,在不同時代,對作家作品的闡釋會產生哪些新的角度,華文文學傳統因此會如何新變?這次大會,留美的張愛玲研究有兩篇,張英進教授論述其 「超文典表演書寫」,非常精細,展示了西方文本理論細讀、精讀的典範。劉東玲教授論張愛玲小說中的傳統書寫,任茹文教授論後期張愛玲與中國新文學傳統,各有精彩。留美白先勇研究也有兩篇,李竹筠博士論白先勇散文中古典文學的當代迴響,徐詩穎博士以《香港文學》雜誌為中心論白先勇與香港的關係,解讀精細。白先勇是世界型的藝術家,是將優質傳統文化推向世界的重要推手,劉俊教授深得白先勇的中華文化世界傳播的神髓,策劃過系列精彩的活動。程章燦教授詳盡論述旅居美歐的蔣彝,如何從失語到默語的心路歷程,後來在湖區修行,創造出詩畫合一的藝術作品,該論述充分體現出南京大學作為圖文研究重地的特色。錢林森教授論述程抱一如何融合中法文學和文化,兩位教授的論述都很精當深刻。陸士清教授論留美的聶華苓,白楊教授論留美的葉維廉,王艷芳教授論蕭麗紅,朱崇科教授論馬華作家鐵抗如何在現實主義中灌注本土詩學,張娟教授論渡也的民藝詩歌,肖寶鳳教授論劉大任,朱雲霞博士論朱西甯的原鄉想像與家國之思,潘頌漢博士論黃錦樹的故鄉書寫,湯俏博士論述嚴歌苓與張翎的中西文化書寫,霍艷博士論蔣曉雲,都讀得非常入心。楊際嵐教授分析泰國華人的「小詩磨坊」詩集,計紅芳教授論泰華散文集,趙偉教授論印華作家袁霓的詩作,都很到位。李瑞騰教授論砂華作家,黃美娥教授論易君左,馬泰祥博士論龍瑛宗,李曉偉博士對比分析兩岸的80後少數民族作家,陳進武教授論袁勁梅,黃資婷博士論李渝,很有見解。這些論述不僅關注如雷貫耳的名家,也關注易被忽略的作家,拓展了華文文學作家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也充分顯示了不少年輕學者們的朝氣和銳氣。古遠清教授依然採取學術相聲法,亮明觀點:如果「台灣文學系」變成「台獨(台毒)養成班」,那麼,只能將之逐一關門,觀點一貫的犀利。

本次大會主旨在於討論,未來的世界華文文學研究如何繼續深化拓展?過去我們已有豐碩的世界華文文學研究成果,多從史料研究,作家作品研究,文學史研究,地域研究。王列耀教授指出,當今華文文學的新趨勢新動向,如南美、非洲文學的突破,新媒體文學的發展,宗教與文學的關係,精品的生成閱讀和闡釋等等。世界華文文學研究需要日益向縱深拓展,如從宏觀角度,把握華文文學與中華文化關係,就是一個很有價值的課題。已有此類研究多集中在「懷舊、憂患、認同」等論題。劉俊教授主持的重大項目課題組,擬在現有研究基礎上,謀求突破,全面深入、多角度地研究,不僅考察全球華文文學的傳統性和文化根性,也考察其當下性和時代變數;不僅探究中華文化與不同國家和地區本土文化的化合新變,動態地展示中華文化如何實現跨區域、跨文化、跨學科的流轉,並反過來豐富中華文化:也分析中華文化如何融合他者文化,走向世界。

那麼,我們要開拓怎樣的新文學、新的中華文化,進而走向世界?首先一點,要解決翻譯問題。凌逾教授認為,當前新文學大勢,是以非虛構為虛構小說開拓新路。黃碧雲先有多年的訪談,然後有《烈女圖》、《烈佬傳》等佳作,尤其後者,2012年出版並獲得「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首獎」,該作以紀實法偵破事件真相,徹悟草民心路,鑄造港版阿Q,成就女版魯迅,融匯中西文化,創造個性因素,淡靜言說,開闢新的港版範式。2015年,諾貝爾獎獲得者斯維特拉娜也以非虛構敘事取勝,但黃碧雲沒有進入 PK 行列,很大程度是因為翻譯的難度。《烈佬傳》用方言粵語口語訪談體寫作,精彩絕倫。但是,難以對接翻譯,阻隔了走向世界之路。非虛構的虛構,恰似現實主義的回歸,但又不是以前的現實主義,不是帶着某種理念去書寫現實,而是通過大量深度的一手調查,切實把握真實的狀況,真正從現實中發現問題。另一方面,跨媒介、跨界創意研究,也是走向世界的大有可為的領域,凌逾的論著《跨媒介香港》是小小的起步嘗試。顏敏教授提交的論文,論述世界華文文學在海內外的影視化傳播。由此拓展開去,還可繼續探討網路化傳播、微信化傳播等新現象。此外,頒獎、獲獎也是經典化、傳統化的一種方式。近幾年,世界文學獎頻頻遞給中國作家橄欖枝,好像突然驚醒,發現原來中國也有文學。莫言獲諾貝爾獎。雨果獎頒給了劉慈欣的科幻長篇《三體1》,郝景芳的科幻短篇《摺疊北京》。曹文軒的兒童文學領取了國際安徒生獎。或許,我們也可以設立世界華文文學獎,不僅有散文獎,也有小說、詩歌、影視、文學評論等其他文類的獎項。聽說今年有可能聯合中山獎,逐漸實現這個方向。如果此獎未來也頒給全球所有國家的優秀作品,升級為世界級獎項,這將會導引出中國文化引領下的世界文學評論新標準。

此次會議精心組織策劃,不僅學者們每人演講二十分鐘,講評十分鐘,提問十分鐘,討論充分,還有作家和出版家的專場研討:「書寫形態與傳播方式:華文創作與文學傳播論壇」,圍繞全球的跨域、跨界傳播話題展開。霍艷博士講述自身作為學者型作家、作家型學者的頻道切換體驗。詹秀敏社長分享花城出版社策劃推出華文文學研究書系的貢獻。施雨作為文心社社長,講述文學的新媒介網路和影視化傳播的成功經驗。馬華作家朵拉說,因不是國家文學而得着寫作自由。朱蕊主任編輯講述,從事三十年出版業後的新困惑,網路受眾趣味改變,小說讀者流失,文學堪憂。張衛東主編講《華文文學》刊物的發稿經驗,鼓勵少寫學究氣論文,要敢於突破。日本作家和富彌生分享,在文學困境時代如何堅守詩歌創作。《香港文學》雜誌總編輯陶然慨嘆,香港文學出版業的窘況,呼籲更關注文學文化的建設。陸士清教授推薦上海華裔文學網。章俊第編審倡議,盡力將華文文學編入大中小學的教科書。李良主編推介《世界華文文學論壇》雜誌新的欄目設想。沈衛娟編審介紹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世界華文文學作品的經驗,網路傳播時代的新寫作方式,如非虛構敘事等。楊際嵐編審講述世界華文文學學會的三十多年歷程,推介《文藝爭鳴》雜誌社將成立台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史料研究中心。李瑞騰教授認為,書寫形態和傳播方式自古以來就是多變的,但優秀作品永遠有位置,他的沉穩、樂觀給人安定感。諸位發言內容豐富多彩,才華橫溢。劉俊教授主持這場研討會,機智幽默,串場巧妙,品味高端。

兩天的研討會成果豐碩,討論徹底,一場場頭腦風暴,讓人獲得思想的洗禮。會前創設了微信群,及時報道盛況,討論群情高漲;會後有徐詩穎博士的新聞報道,黃敏博士攝影配圖,在文心網、南大新聞網、上海觀察、搜狐網等均有報道,中國社會科學網刊登了會議議程。與會者反響熱烈,普遍認為,這次研討會「陣容華麗、研討熱烈,會務周到,報道及時,收穫巨大、餘音嫋嫋」。這次跨學科的盛會,整合了華文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等學科的學者,靈活運用主題演講、小組討論、專題論壇等形式,討論緊湊高效,在歷史描述和理論探討層面,拓展出新的廣度、深度和厚度。

南京大學在開展華文文學教學和研究方面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1991年就培養出了國內最早以台港暨海外華文文學為研究方向的博士;1993年南京大學台港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中心成立,是國內較早成立的相關學術機構;2003年,設立了「台港暨海外華文文學」博士學位點,是大陸首個「台港暨海外華文文學」博士學位授權單位;2014年,劉俊教授領銜,聯合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山大學、華南師範大學等兄弟院校多位專家學者,共同申報《華文文學與中華文化研究》課題,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這次會議正是這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的階段性成果。朱慶葆副書記在致辭中指出,在整個中華文化及其現代發展的廣闊背景中,辨析「華文文學」與「中華文化」之間精微細密的交融與新變,不僅將拓展、引領華文文學的研究,而且將對當代全球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文化創新和文化傳播,提出深刻見解和前瞻預見。隨着中國的深化發展,隨着中國兩岸四地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互動,隨着中國與海外華人世界的血脈相連與休戚與共,華文文學與中華文化的研究,必將成為當代中國和海外華人文化世界最具現實性、緊迫性和高度理論建構性的課題之一。此次會議,必將推進全球華文文學的創作和研究更上層樓,深化對華文文學與中華文化傳統的研究,對世界華文文學學科的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華文文學與中華文化研究》(批准號:14ZDB080)的階段性成果]

 

hk_c_凌逾襯圖副本.jpg


凌逾,華南師大教授,中國社科院博士後,中山大學比較文學博士。高校「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省級培養對象。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理事。發表學術論文一百多篇,出版書籍《跨媒介香港》、《跨媒介敘事:論西西小說新生態》、《跨媒介:港台敘事選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