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內容
  • 期刊號
  • 時間
  • 欄目
  • 作者
當前位置:首頁 > 月刊

吳小攀 : 檳城印象

主欄目:《香港文學》2016年12月號總第384期

子欄目:世界華文作家檳城采風

作者名:吳小攀

1   雲也不忍遠去

從地圖上看,檳城相對於整個馬來西亞來說,似乎是微不足道的,或者說就是「輕」的,它孤懸海外,如一葉扁舟。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因為兩座跨海大橋的相繼建成,檳城不再是不繫之舟,但仍不減其飄逸風姿。

此次行程自新加坡始,令這種飄逸的感覺更為強烈。在新加坡,也許是人多地少,或者就是因為所謂的發達國家緣故,讓人在秩序井然中仍感覺到一種無形的窒息,連廣告中常見的悠閒自在的魚尾獅下也是人潮如湧。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旅程,終於擺脫了繁囂的市聲,到達檳城機場。下了飛機,乘車前往市區,沿路是簡陋的小屋,高大的雲欖樹,恍如到了某個荒無人煙的度假小島。進到市區,一路上看到老舊的騎樓,與廣州西關、閩南一帶的建築式樣差不多,只是門前招牌是繁體中文或中英文拼寫,才提醒遊人此是異國。

從所住酒店的高層窗戶望出去,整個檳城就在眼前。高樓不多,五顏六色的老宅舊屋錯落有致,挨挨擠擠,道路筆直通暢,汽車也不算多,遠處是如黛青山橫臥,更遠處是藍天,白雲,碧海。空氣中有一丁點兒的燠熱,但可能是因為四面環海,這種燠熱是濾去了煩躁之後帶點清新的燠熱,讓人在慵懶中有一種適意的感覺。

所謂「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說的就是這裡吧?水是碧波盪漾望不到邊的水,雲是繾綣捲舒不忍遠去的雲,此處適合喝咖啡,垂釣,或者無所事事。

沿着那些似曾相識的騎樓,也許可以避開雨淋日曬走遍全城,一直走到麻六甲海邊。遠眺著名的麻六甲海峽,一片浩茫。幾百年前以迄近代,無論是從東方來的輪船,從西方來的炮艦,進港的船桅都是先在這裡顯露吧,福建人、廣東人、英國人、馬來人、印度人,紛紛登陸……如今,大太陽底下,海風習習,歷史的滄桑褪去,展露一片和平。岸邊有許多釣者,初出茅廬皮膚黝黑的馬來小夥子與垂垂老矣身家千萬的華人老伯各安一隅,各自垂釣,上鈎的據說有生魚、石斑、鯧魚、龍蝦。

驅車向北,不過半小時左右,就到了升旗山,它是檳城的守護神。乘纜車上山,愈往山上愈清涼,熱氣漸消。駐足觀景台,檳城景色盡收眼底,山光水色,近處白牆紅瓦,綠樹環繞,一片蔥蘢;遠處二橋橫臥,煙波浩淼,雙龍鎖江。

忽然,天邊飄來一團團白雲,太陽悄然隱去,雲彩漸漸變灰,變黑,瞬間又如濃墨潑染,自天邊漸次遞變過來。一陣雨飄過,山下的檳城剎時被籠在雨簾中,而山上卻只落下幾個冰涼的雨點。不一會兒,天又放晴了。

 

2   絢爛至極歸於和諧

檳城人(其中有近一半是華人)這種似乎確是因應環境而形成的恬適淡泊,並非他們生活的全部,或者說只是他們天性的一面,他們在恬淡的日常生活裡更追尋一種生之熱烈體驗。這與我印象中的南洋華僑那種樂天知命性格並不相悖:孤身離故土,遠赴不毛之地,生存如此不易,理當奮發有為、率性而為。

無論是建築、食物、衣着,從色調上看,檳城人喜歡大紅大紫大綠大白,決不溫吞,苟且,猶豫不決。這超越了中華文化蘊藉含蓄的中庸傳統,是地道的「拿來主義」作派。

各種不同種族在此匯合,各種不同味覺、色彩的喜好傾向在此集合,各適其適,雖然整體上顯得駁雜,但又不致衝撞,或者是故意衝撞,而是在交匯中呈現出一種率性、決然,多彩絢爛至極歸於和諧,顯出一派勃勃生機來。

這種「天下大同」、「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十分具體而強烈地體現在一條以「和諧」為名的街上。在這條並不算長的街上,天主教堂、清真寺、印度廟、觀音廟,四種不同宗教建築和諧共處,各有信徒,各佈其道。天主教堂鐘聲悠揚,清真寺崇拜聲起,印度廟人流如織,觀音廟香火繚繞……當然,無論是哪一種宗教,在最高的境界上,它們的教義應該是相通的。

印度廟門額上各路神仙雕塑數不勝數,雕工不厭其繁,金紅紫綠黃藍白,七彩並用。寺內裝飾也是金碧輝煌,信眾衣着大白大金大綠大紅大藍,很少有淺灰之類的過渡色,在呢喃的頌唱聲中氤氳着一種奇異的香氣。即使是對不請自來的好奇的非印度裔遊客,這些印度人也帶着友好的微笑,包括婦女,一般都不拒絕遊客的合影要求。

中國人一向信奉「民以食為天」,廣州人甚至把進餐幽默地稱為「醫肚」。其實人性相通,中西概莫能外。餐桌也是檳城人日常生活的重心之一,他們的熱情不僅用以待客,也傾注在一道道美食的烹製上,在氣候、材料、傳統、習慣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下,檳城的美食個性獨特,那是一種兼取福建人、廣東人、馬來人、印度人眾家飲食之長後自成一家特色的美食,食材以海鮮為主,常以水果入菜,口味上帶有一種偏於咖喱的微辣,但辣中帶一絲香甜,注重煎、炸、烤、燜、炒,濃湯重汁,看起來大紅大綠大黃,讓人未開吃前已先飽享視覺盛宴,進餐之後則有翻江倒海胃口大開之感。

檳城的街頭巷尾,處處可見各種小吃招牌,似乎檳城人隨時準備以恒定的饕餮對抗乍晴乍雨的熱帶天氣。景貴街愉園茶室的「珍多冰」讓人印象深刻,雖然身處僻街陋巷,茶室卻是人頭湧湧,長隊排到了大街上。紅的豆,綠的草,椰的汁,碎的冰,視覺上是炎熱的,味覺上是冰涼的,冰火兩重天。就在街角的烈日底下,將一杯珍多冰倒入口中,直覺涼氣上湧,猶如醍醐灌頂,暑氣全消。午後各式華人茶點,隱約能看到福建米質糕點的影子,但顏色卻更為斑斕,似乎也融進了馬來人的口味,配的當然也是西式咖啡或奶茶了。當街的印度油炸小吃攤檔上,不知是啥名目的東東,炸得焦黃,堆得山高,從上至下澆一層雪白的乳酪狀醬汁,招蜂引蝶,氣勢逼人。

檳城人的飲食中常見將水果入菜,水果沙律、炸香蕉、龍眼檸檬冰糖水、椰汁糖水,等等。在日新獨立中學品嚐從王振松熱帶果園新摘下來的熱帶水果,是一次新鮮熱辣的水果大餐。包括金枕頭、丈母娘、黑刺等各種叫得出名叫不出名的榴槤,山竹、龍眼、紅毛丹、香蕉、水晶果……無論甚麼品種,都是個大香濃,汁液欲滴,彷彿都帶着一種撲面而來的熱帶田野的呼吸。

 

hk_c_吳小攀襯圖=檳城花果檔副本.jpg




吳小攀,福建安溪人,羊城晚報高級編輯,中山大學文學博士生,已出版:《黑白講李敖》、《走向人生深處》(劉再復訪談錄)、《十年談》等。